聯醫病理中區服務中心
中區委託代檢業務諮詢窗口: 聯絡人:陳定安 經理 :王美滿 專員 0919-012959 電子信箱 : pathobiopsys@yahoo.com.tw 聯絡收檢專線: 04-22628519 中區服務中心: 402台中市南區東興路一段25巷8號 全方位/品質佳/效率高/服務好 健保局特約代檢機構~4501020028 統編:99959329 中區聯醫病理服務中心

 

脂肪瘤或腱鞘囊腫摘出術之申報原則:

 

1.肪瘤如在皮下以62010C皮下腫瘤摘除術申報,脂肪瘤如在深層(如肌肉等)得以肌肉層或深部組織腫瘤切除術(62009C)項申報,超過10CM以上得以75602C(腹壁腫瘤切除術,良性)項申報同時須檢附患者手術前後之照片,如執行有困難時,則於病歷繪圖詳細記載大小及部位代替照片。

 

2.腱鞘囊腫則以64087C(腱鞘囊摘出術,液囊腫摘出術)項列報。

則所有手術切除標本均應有病理檢查報告,該送標本作病理檢查而未送者,得不予給付手術費。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錦田整形外科診所  
我們擁有專業優秀合格的醫療人員,為您提供專業、細心、耐心的完整服務,讓您可以安心的接
受服務和治療,此外我們尚有完善的設備,寬敞的診療空間讓您輕鬆的接受服務‧

診所的一樓規劃有美容室及診察室,二樓規劃手術室和術後觀察室,整體的設計提供患者舒適
、隱密安全的空間,和優雅的氣氛‧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黑痣及肉痣長在臉部不但有礙觀瞻不好看而且痣可能隱藏皮膚病變,經年累月接受紫外線洗禮,變為皮膚惡性基底細胞瘤或黑色瘤而危及生命。【點痣】聽起來很簡單只是小事一樁,但如果因治療不當而留下臉部永難磨滅的疤痕,故點痣絕不能輕率為之。許多命相館及美容中心號稱採取雷射點痣,其實都是只用電燒,甚至有些美容沙龍只是用水楊酸或染髮劑等腐蝕性藥劑來點痣,操作上偶一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凹疤及黑色素沉澱。臉部巨大肉痣特別位於鼻部及上唇用手術切除後,因傷口過大無法縫合甚至需要作補皮或皮辦手術,而留下臉部疤痕。本院特別引用三合一雷射:二氧化碳雷射、紅寶石雷射及脈衝光三種同時針對不同黑痣、肉痣作治療,再大痣或任何臉部位置的黑痣及肉痣都可免開刀免拆線雷射治療。傷口復原快,沒有疤痕,讓您有一張美麗乾靜的臉。

前言:

黑痣英文學名Nevocellular Nevus【痣細胞母斑】,台語俗稱蒼蠅屎痣。每個人臉部或身上多少都會長一些痣,少數痣出生即存在但大多數是青春期以後漸增。痣主要是黑色素細胞積聚於皮膚所造成的,為棕色至黑色斑或丘疹,有呈扁平狀,也有凸起於皮膚表面,甚至有的會長出毛髮。大多數痣都是良性,只有少數會惡性變化,特別是位於嘴唇、手掌及腳底的黑痣,因承受長期刺激,有惡性成癌的可能,除去為宜。如果痣的大小、顏色和形狀快速的改變,甚至潰爛或流血時,更需立刻求醫,以病理檢驗是否有惡性變化的可能。


手術治療方法:
1. 雷射:安全、不留疤痕、復原快,但可能需多次雷射治療,是目前最佳治療方式。本院使用三合一雷射治療:二氧化碳雷射治療氣化凸出皮膚肉痣,位於皮膚內黑色素用紅寶石雷射氣化掉不會有疤痕,如有毛髮可再加用脈衝光除毛儀,去除毛髮。三種雷射可同時使用治療黑痣,縮短治療次數及時間,效果好、恢復快、沒有疤痕。
2. 電燒針燒灼:電燒不像雷射可控制氣化深度,一定會燒至真皮層,不小心燒至深部造成凹疤。
3. 化學藥物或水楊酸燒灼:是美容業或算命者坊間常用的方法,缺點是深度及範圍不易控制,不小心便留下凹疤或黑斑。
4. 手術切除法:缺點一定會有疤,只要細心縫合並妥善照顧,仍可讓疤痕減到最低。但惡性變化的痣一定要切除並送病理化驗。


http://www.modernbeauty.com.tw/procedure2_2.html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證醫學
22 中華民國102 年11 月
皮膚腫瘤檢體直徑之爭議
The Argument of Downcoding Due to Shrinkage of
Cutaneous Specimens
陳杰峰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整形外科主任
前言
在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
支付標準中(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2013),有數個健保診療項目代碼以大小來
分等級,因直徑而有不同之健保給付。尤
其在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第一項皮膚手術
項目中(62001-62070),有下表中健保代碼
和直徑大小有關:
編號 診療項目
顏面皮膚及皮下腫瘤切除術(Excision of facial skin and subcutaneous tumor)
62001C - 直徑小於1公分 within 1cm in diameter
62002C - 直徑1~2公分 1cm to 2cm in diameter
62003C - 直徑超過 2公分 over 2cm in diameter
臉部以外皮膚及皮下腫瘤摘除術 (Excision of skin or subcutaneous tumor
(Except face))
62010C - 小 小於2公分 within 2cm
62011C - 中 2公分至4公分 2 to 4cm
62012C - 大 4公分至10公分 4 to10cm
皮膚惡性腫瘤切除及植皮術(Excision of skin cancer & SSG)
62022C - 直徑小於2公分 within 2cm in diameter
62023B - 直徑2-5公分 2cm to 5cm in diameter
62024B - 直徑超過5公分 over 5cm in diameter
註:申報時應附病理報告。
實證醫學
醫療爭議審議報導 系列52 23
例如顏面皮膚及皮下腫瘤切除術
62001C 和62002C 即是以1 公分為兩個代
碼之間的分界。有時申報相片中顯示大於
1 公分,但是病理報告卻小於1 公分。皮
膚瘤(skin tumor)的測量,在人體上以及病
理報告中可能會有差異,這個差異多大,
是本文討論之重點。
案例
某四十歲男性因為眉毛上方有一皮膚
瘤,最近幾個月越長越大,大到直徑1.1
公分,顏色較黑,因此到門診求診,醫生
施行臉部皮膚瘤切除手術,並送病理化驗。
申請健保給付時,因為病理報告描述
該皮膚瘤為直徑0.9 公分,被以「不符合
健保相關規範」之理由核刪之後,提出爭
議審議。經過審閱病歷,其有關皮膚瘤的
描述以及佐證相片確實為1.1 公分直徑。
審酌檢體確有切除後縮小的普遍現象,決
議撤銷本爭議案件,給付該項診療費用。
問題與討論
病灶在人體上和病理報告大小會有差
異嗎?這差異是多少呢?
經 採 用 文 獻 回 顧 的 方 式 , 搜 尋 了
PubMed 資料庫,共有4 篇論文和本文議
題有關,蒐集文獻並整理資料如下。
病灶在人體上和病理報告中的差異,
主要有兩個階段,一個是剛切除時,其次
是製作切片過程的影響,例如浸泡福馬
林,或是冷凍切片。在Kern 2008 一文中
(Kern 2008),檢體長度在剛切除後1 分
鐘,平均立即縮小20.66%±2.15%,福馬
林浸泡後,反而有些微膨脹。檢體縮小的
現象,在年長者身上較不嚴重,每增加1
歲,檢體減少縮小0.3%。Dauendorffer 2009
(Dauendorffer 2009)的報告則顯示,病灶在
人體上和病理報告中總共長度縮小16%,
而製作切片過程對長度沒有顯著影響;其
他變項如年齡、性別、病灶部位等,較無
影響。這種檢體長度縮小的現象,在
Gregory 2003 報告為21%,Golomb 1991
為20.7%。這4 篇研究,相當一致地指出
病理報告和人體病灶相比,大約會縮小
20%。
這種檢體收縮的現象,主要是來自於
皮膚收縮有彈性的能力(intrinsic tissue
contractility),但是卻有可能造成病理報告
和人體病灶相比, 有申報等級下降
(downcoding)的結果。
爰此,在健保審議上,建議能考量經
實證發現病理報告和人體病灶大約有20%
的檢體長度差異,以減少此類健保的爭議

參考資料
1. Dauendorffer JN, Bastuji-Garin S, Guéro
S, Brousse N, Fraitag S. Shrinkage of
skin excision specimens: formalin
fixation is not the culprit. Br J Dermatol.
2009 Apr;160(4):810-4.
2. Kerns MJ, Darst MA, Olsen TG, Fenster
M, Hall P, Grevey S. Shrinkage of
cutaneous specimens: formalin or other
實證醫學
24 中華民國102 年11 月
factors involved? J Cutan Pathol. 2008
Dec;35(12):1093-6.
3. Golomb FM, Doyle JP, Grin CM, Kopf
AW, Silverman MK, Levenstein MJ.
Determination of preexcision surgical
margins of melanomas from fixed-tissue
specimens. Plast Reconstr Surg. 1991
Nov;88(5):804-9.
4. Gregory N, Mulvaney M, Pattison T, Hill
J, Carlson JA, Goncharuk V. Shrinkage of
skin excision specimens and downcoding.
Arch Dermatol. 2003 Apr;139(4):542-3.
5.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全民健康
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
(2013.10.02 更新) http://www.nhi.gov.
tw/webdata/webdata.aspx?menu=20&me
nu_id=710&webdata_id=3633&WD_ID
=900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腸直腸腫瘤
包括大腸直腸癌、類癌(carcinoid)、平滑肌肉瘤、淋巴組織瘤等惡性腫瘤,以及各種瘜肉、脂肪瘤等良性腫瘤。另外還一些因發炎疾病如腸結核、放線菌感染等也會產生有如腫瘤之病灶, 在作鑑別診斷時需考慮。肛門腫瘤包括肛門鱗狀上皮癌、肛緣皮膚癌、Paget氏病、Bowen氏病等。 大腸直腸癌因病例多,目前居國內十大癌死亡原因之第三位,且形成原因與直腸腺瘤性瘜肉(Neoplastic polyp, Adenomatous polyp)關係密切。本節將就大腸直腸瘜肉敘述。

前言

瘜肉(Polyp)一字原意係指任何粘膜突出物(projection above surface epithelium)。在大腸這種粘膜上突出 物依病理組織可分為五大類,即

  1. 增生性瘜肉(hyperplastic polyp)
  2. 腺瘤(adenoma)
  3. 缺陷瘤(hamartoma)
  4. 發炎性瘜肉或偽瘜肉(inflammatory polyp or pseudopolyp)
  5. 其他。如非粘膜性腫瘤 (leiomyoma, hemangioma, lipoma, etc.)。(1)(如附表一)

*附表一:大腸直腸之瘜肉樣瘤:

  1. 增生性瘜肉(hyperplastic polyp)
  2. 腺瘤(adenoma)
  1. adenoma: tubular, villous, tubulovillous
  2. adenomatosis familial polyposis, Gardner's syndrome, Turcot's synrome
  1. 缺陷瘤(hamartomas)

.       Peutz-Jeghers syndrome

  1. juvenile polyps or polyposis
  2. neurofibromas and ganglioneuromas
  1. 發炎性瘜肉(inflammatory polyp)

.       Crohn's disease or ulcerative colitis

  1. lymphoid polyp
  2. lipoid or barium granuloma
  1. 其他 miscellaneous

在大腸直腸各種瘜肉中,因腺瘤為最常見之新生瘤(neoplasm),且與腸癌之關係較密切,常為臨床上討論及治療的目標,故常將瘜肉及腺瘤(adenoma)視為同義詞。習慣上5至100個稱為多發性瘜肉(multiple polyps),超過100個稱為瘜肉症(polyposis)。

增生性瘜肉(Hyperplastic polyp)

Hyperplastic polyp 最早由Westhues 提出(3),認為它是一種非腫瘤突出(non neoplastic),英國的Morson 認為用metaplastic較適當。(4)這種瘜肉通常見於直腸及乙狀結腸,常多發,大小2-5mm,但偶也有1-2cm的,顏色同腸粘膜,但較蒼白。在直腸癌切除的標本中約 有50%伴有Hyperplastic polyp。病理學上可見粘膜細胞增生,柱狀或杯狀細胞少見,細胞扁平,排列擁擠,而使腺體之排列成鋸齒狀。(4)上皮下之間質則有淋巴球或形質細胞浸潤。Hayashi認為增生性瘜肉之上皮細胞生長較正常粘膜細胞慢,且生命期較長,導致這些細胞較不易脫落,形成擁擠的細胞而突起。增生性瘜肉之臨床意義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唯一般認為與大腸直腸癌較無關係。臨床上之重要性在於必須與腺瘤作鑑別診斷。雖然一般而言增生性瘜肉常較小、多發、表面較蒼白,但事實上由內視鏡並無法全然與腺瘤區分。必須切除瘜肉,作組織病理檢查較準確,如證明為增生性瘜肉則按常人定期作篩檢即可,如為腺瘤,則全大腸必需作完整檢查, 切除所有腺瘤,且作定期追蹤。

缺陷瘤(Hamartomas)

A. Peutz-Jeghers 氏症  

1921年Peutz首先描述一種包含口粘膜或身體其他內臟色素斑及腸胃道瘜肉之家族症候群。(5) 1949年 Jeghers接著報告數個同樣病例而確立此症。(6)Peutz-Jeghers 症候群是一 種自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但仍有少數病例無家族史。病人主要是自幼在嘴唇、口腔粘膜及身體各處內臟尤其是手指、腳趾產生黑褐色,大小1-2毫米有如雀斑之色素沈著;(7) 以及在腸胃道,尤其是空腸產生大小不等的瘜肉(8)。病人常見之症狀為腹痛(腸阻塞、腸套疊),腸道出血,瘜肉突出。Peutz-Jeghers 氏瘜肉大小不一,有大到數公分的。大瘜肉常有根,外觀上有時難與腺瘤區別。病理組織上Peutz-Jeher 瘜肉是由正常腸粘膜細胞及其下的粘膜肌肉層(muscularis mucosae)組成,細胞無異常增生、變性、或分化不良,故Morson 認為它是 一種hamartoma。(4) Peutz-Jegher瘜肉臨床上之意義為有時會產生腸阻塞或出血等併發症而需屢次切除小腸造成吸收表面積不足。一般認為與腸癌之發生較無關。Mayo Clinic 曾追蹤48位病人(中值期間33年)無任何腸癌由此瘜肉產生。故認為症應採較保守之態度,即使有併發症產生也僅切除必要之病灶部分而盡量保留小腸。

B. 幼年型瘜肉(Juvenile polyp)  

幼年型瘜肉通常見於10 歲以下的小孩,但較年長的小孩甚或大人亦可能出現,兩個高峰好發年齡為4及 18 歲,男比女多。(9)百分之六十見於直腸,但其他部位之大腸亦有分佈。(10)常見的症狀為直腸出血,瘜肉由肛門突出,血便中帶粘液,10%的病人瘜肉有自己斷落(autoamputation)現象。瘜肉外觀呈平滑(不像腺瘤呈乳頭狀不平滑面),充血,有短根,切面呈多囊狀。顯微鏡下觀主要由腸上皮細胞及大量間質形成,間質中有許多發炎細胞浸潤,尤其是嗜伊紅白血球。大部分(70%)之juvenile polyp為單發,少部份(30%)為多發,極少數的病人則呈瘜肉症現象(polyposis)。從組織上看,juvenile polyp為缺陷瘤,(4)與腸癌關係不大,切除後也少有再發。故juvenile polyp只需用腸鏡切除即可,但Reed 及Vose 曾報告-juvenile polyposis之十七歲女孩,有家族大腸腺瘜肉症及大腸癌(adenomatous polyposis & carcinoma),而認為juvenile polyposis不可忽視,而需採較激進之治療方法,例如全大腸切除或大腸直腸全切除。(11)在此特別要說明的是雖然juvenile polyp大多見於孩童, 但adenomatous polyp在二十歲以下之病人亦不少見,且直腸看到juvenile polyp,其上位 之大腸仍可能長出adenomatous polyp,故在小孩的直腸看到juvenile polyp,其上位大腸之 polyp不一定也是juvenile polyp,用腸鏡作瘜肉切除以確定診斷仍是必須的。

發炎性瘜肉(Inflammatory polyp or pseudopolyp)

任何大腸之傷害,尤其嚴重且反復發生之大腸發炎均有可能產生發炎性瘜肉。最常見的慢性潰瘍性大腸炎或Crohn氏病(Crohn’s disease)。其組織主要為殘留的、或再生的腸粘膜及其下之浸潤發炎細胞所構成。發炎性瘜肉本身與腸癌並無關係。但在長期慢性全大腸潰瘍性結腸炎(long-term pancolitic ulcerative colitis)病人,其粘膜細胞有惡性變化之可能,且此惡性變化往往沒有在粘膜表面造成突起,甚至變性的細胞藏於粘膜下層,故長期全大腸潰瘍性結腸炎之病人必須定期作大腸鏡多位置切片檢視以早期發現變性之粘膜細胞以便治療。

淋巴組織性瘜肉常見於身體有炎性反應時,尤其是小孩之迴腸末端及直腸。為粘膜下之淋巴組織增生、肥大。此時切片確定診斷即可,不需特別治療。

腺瘤(Adenoma)

雖然在大腸直腸瘜肉中,以增生性瘜肉最常見,但腺瘤才是真正的新生瘤(neoplasm)。腺瘤依組織分類可分為管狀瘤(tubular adenoma,舊名為腺瘤性瘜肉adenomatous poylp, 或瘜肉性腺瘤polypoid adenoma),絨毛腺瘤(villous adenoma),以及管狀絨毛腺瘤或稱混合腺瘤(tubulovillous adenoma or mixed adenoma)如依其基部劃分可為長柄狀(pedunculated),廣基狀(sessile)以及粗短柄狀(thick stalk)。管狀腺瘤較常有長柄或短粗柄,而絨毛腺瘤較為廣基,但這並非絕對。腺瘤組織中腺體細胞核濃染,核分裂不難見到,細胞堆積似多層,細胞排列常失去其方向性(polarity)而顯得凌亂。 這種失方向性稱為dysplasia,如果dysplasia相當廣泛達整層的體則可稱為 severe dysplasia或carcinoma in situ。管狀腺瘤其腺體縱面呈管狀或圓柱狀,而絨毛腺瘤之腺體縱面則有如指尖突起,混合腺瘤則兩種形態均有。變性(dysplasia)之腺體均位於粘膜肌肉層(muscularis mucosae)之上,如侵入且穿過muscularis mucosae而達粘膜下層(submucosa) 則稱為侵犯性癌(invasive carcinoma),此時即為真正的癌而有淋巴或血行轉移之機會。

腺瘤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常為體檢或作大腸直腸檢查時附帶發現。少數較大之腺瘤偶而會出血而使糞便有潛血反應。在直腸,尤其是直腸下端之大腺瘤較會有粘液便,血便,稀便,肛突出物等症狀。有時大的廣基性絨毛腺瘤會分泌大量粘液以及水泄而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12,13) 腺瘤之診斷,以往主要是靠鋇劑灌腸檢查,其中又以〞空氣鋇雙重對比顯影(air-barium double contrast enema)”之診斷準確度較高。在直腸及一部分乙狀結腸之腺瘜肉則可用乙狀結腸鏡(sigmoidoscopy) 作較準確之診斷及瘜肉切除。自從大腸鏡廣泛使用後,大腸瘜肉之診斷及治療更邁入─新里程。大部分的報告均顯示對於瘜肉之診斷率,大腸鏡要比鋇劑檢查準確得多。Knutson曾報告鋇劑灌腸檢查約30%瘜肉被忽略,(14) 而Cowen之報告更高達40%。(15) 通常愈大,廣基之腺瘤愈有癌化之可能。(16) 但這只是趨勢,小腺瘤不一定全不會癌化。 Shinya就曾報告過小於一公分之腺瘤已演變成侵犯性癌之病例。(16,17) 我們也曾在一0.5公分之管狀腺瘤找到早期癌化之病例。從腸鏡上依瘜肉的大小、顏色、表面構造以及有無柄來判斷是否為腺瘤性瘜肉,其準確度只介於50%-80%之間。(18,19)至於腺瘤是否已有癌化,更無法由腸鏡外觀準確判斷。取下標本作病理組織檢查為必要之步驟。因腺瘤癌化常只在瘜肉之某一部份,其他部份仍呈良性腺瘤,且癌化部分侵犯之深度為選擇治療方式之重要依據,故只作瘜肉切片檢查是不夠的。正確的作法為作整個瘜肉包括其柄、基部之瘜肉切除,全部組織包埋、檢查。有細長柄之腺瘤以腸鏡作切除無多大困難。但廣基性,尤其基部大於2公分要在大腸鏡作全切除則較困難,且危除性較高。以往有所謂作分片瘜肉切除(piecemeal polypectomy),因取下之標本呈許多碎片,失去其方位性,一旦有癌化,則癌化的範圍有多大,侵犯到腸壁有多深,以及切面是否有癌組織殘留均無法正確判斷而影響到進一步治療之決定。因此大部分學者主張無法用大腸鏡整個切除之廣基性瘜肉應考慮剖腹或經由腹腔鏡作大腸切開或腸段切除以便切除瘜肉。位於直腸中、下段之廣基性大腺瘤 則可作〞經肛門〞(transanal)〞經薦骨、尾骨〞(trans-sacral, transcoccygeal or Kraske procedure)或〞經括約肌〞(trans-sphincter, Mason procedure)切除。

腺瘤性瘜肉切除後一定要作定期追蹤檢查。此乃

  1. 小的瘜肉在鏡檢時常被忽略,或因大腸之粘膜褶皺而被隱藏,經一段時間後瘜肉又長大了。
  2. 腺瘤性瘜肉之復發率相當高。Waye & Braunfield曾報告經大腸鏡作全部瘜肉切除的病人一年內再作 大腸鏡有56%的病人再度發現瘜肉,其中本來單發或多發瘜肉之病人其一年復發率相同,而那些一年內沒有發現復發的病人再追蹤其四年內之復發率為35%,其中第一次多發者復發率為單發者之二倍。(20) 此表示 :
  1. 所謂一年內之復發實際上 可能為第一次檢查時遺漏未發現者。
  2. 多發之腺瘤較單發之腺瘤易復發。 Kronborg更報告廣基性,有惡性變化之腺瘤其復發率更高。這些現象與本院臨床所觀察亦相同。(21)

腺瘤與大腸直腸癌的關係

腺瘤與大腸直腸癌的關係很早即為研究者所注意。所謂〞瘜肉變癌〞理論從臨床上、流行病學、組織病理學、生化學以及遺傳學上均有充分證據。可以說目前大家公認即使不是全部至少大部份之腸癌係由腺瘤變化而來。其證據如下:

(一)大腸直腸癌及腺瘤均較好發於高度進化、工業化、城市化之社會,例如西歐、北美、紐澳等地。華人社會則以北美、新加坡華人較高;美洲黑人比非洲黑人高其多;日本在北美之二代移民比本土日本發生率高。

(二)患大腸直腸癌之病人,常伴隨有腺瘤存在。Morson 及Dawson統計發現 大腸直腸癌切下之標本中有三分之一有腺瘤。(22) 本院統計亦高達40%以上。Helwig更在大腸直腸癌死後解剖發現50%的病人伴有腺瘤。(23)

(三)大腸直癌最好發於直腸及乙狀結腸,盲腸及升結腸次之。 Ekelund 在病理解剖亦發現腺瘤好發之分佈位置亦如腸癌,(24) 此與本院之統計亦同。

(四)家族瘜肉症(familial polyposis coli)是一種顯性體染色體遺傳疾病,患者在青春期以後大腸直腸漸漸長滿瘜肉,到30-40歲即陸續病變,癌變率幾達100%。英國St Mark's醫院曾報告這種病人從瘜肉被診斷到癌變平均為十二年。而日本學者Muto曾觀察到一些腺瘤(非家族瘜肉症者)未切除而變癌的病人,平均癌化時間亦約十年。

(五)腺瘤變癌最直接的證據為腺瘤中找到癌化甚至侵犯性的組織。事實上這種情形已廣為大家所觀察到。仔細檢查腺瘤的標本常可見由腺瘤到侵犯性癌連續演變之過程。相反的在腸癌組織中常可發現部分殘留腺瘤組織,愈早期的腸癌,發現這種殘留腺瘤組織之機會愈大。(25) 腺瘤變癌說在病理組織上得到充分證明。在一般大腸鏡切除的瘤標本中約有4-5% 含有侵犯性癌組織(筆者統計本院五年資料為50/1038=4.8%)。 腺瘤愈大,含癌組織之機會也愈大--一公分以下有1%,1-2cm有10%,大於2cm有35%;如為絨毛腺瘤則1cm以下有10%,1-2cm有10%,大於2cm有53%。(26)

(六)定期作乙狀結腸鏡檢並切除瘜肉者,追蹤發現患腸癌之比率明顯降低。(27)

(七)以flow cytometry 測細胞染色體dysplasia 之程度發現腺瘤dysplasia 愈厲害者其aneuploidy 比率愈高,而腸癌則DNA aneuploidy 比率則高達70-80%。(28)

(八)基因學研究顯示由正常腸粘膜細胞經腺瘤到腸癌之演變過程包含了一連串染色體及基因之異常,愈 dysplasia,愈大之腺瘤有染色體缺陷或基因缺損、突變之機率愈高,且有變化之染色體、基因愈多,一直到腸癌達程度最深之變化。(29) 例如在腸癌及大於一公分之腺瘤約有50%有ras oncogene之突變,而小於一公分之腺瘤則僅10%有ras oncogene突變;(30,31) 5q染色體之缺損在大腸癌有20-50%,在腸腺瘤有30%;(31) 18q 染色體之缺損在大腸癌有70%,而在較dysplasia之腺瘤有50%;(31) 17p染色體缺損在腸癌有75% ,在腺瘤則無。(31)研究發現染色體5q、17p、18q上均有所謂〞癌抑制基因〞,分別為FAP、P53、MCC及DCC基因。由於許多基因之突變、缺損、失去功能,累積效應才使正常腸粘膜細胞變化成腺瘤,再成腸癌。(29)

雖然以上許多證據顯示大腸直腸癌由腺瘤演變而來。但是否就表示所有腸癌都是如此?有證據顯示至少有部分腸癌並沒有經過〞腺瘤〞過程而是由正常粘膜變來的,即所謂〞de novo carcinogenesis”。 (32,33) 這種癌變過程產生的癌開始時往往很小(因不經腺瘤惡化),易被忽略。另外最近有文獻報告有一種所謂的〞扁平腺瘤(flat adenoma)”,不在粘膜上突起,大腸鏡檢只見粘膜上一小小的類圓形病變(discoid lesion),以腸鏡稍打氣該病變會微凹下,切片檢查顯示為dysplasic mucosa。根據日本學者Muto的說法,這種扁平瘤癌變的機率比polyp adenoma高,須特別留意。(34)

臨床上如何正確的面對瘜肉

腸腺瘤與腸癌關係最密切,其發生率又甚高,通常好發年齡為五十~六十歲,隨年齡增加而逐漸昇高,到七十歲以上維持穩定的高發生率。 年齡五十歲以上者應作篩檢(大腸鏡最好,至少也要作軟式乙狀結腸鏡檢)。高危險群例如有家族腸癌或其他癌症病史者,曾患腸癌切除治療過者,更應提早檢查。發現有異常顏色變化之粘膜應作切片檢查,有突起之瘜肉應作瘜肉切除(只作切片不夠),如為腺瘤,術後需定期追蹤。較大的(0.5cm以上)、廣基性、絨毛性、多發性,有dysplasia甚或癌變者追蹤之間隔要較短(開始時三個月至一年,視情況而定,經1-2次追蹤無復發則將間隔延長至2-3年一次)。增生性瘜肉雖與癌較無關,但如為 hyperplastic polyposis 則難以斷定其中不摻雜有腺瘤,故仍需密切追蹤。缺陷瘤中如為juvenile polyposis則需 特別注意,因產生腸胃道癌之機會頗高。

有部分癌化之腺瘤如癌組織只局限於粘膜層,且切端無癌細胞殘留則腸鏡瘜肉切除已足。如癌組織已侵入粘膜下層則淋巴腺轉移機會約10%,此時是否要進一步切除大腸需視情況而定。 一般而言如為廣基性絨毛腺瘤,一旦癌化組織侵入粘膜下層,則腸鏡瘜肉切除常會有殘留癌組織在切端,且淋巴腺轉移機會高,應勸病人接受腸段切除。 如為有根之管狀腺瘤,除非瘜肉切端有癌細胞、為分化不良癌、癌細胞有淋巴管或血管侵入等情況需進一步切除腸段以外,一般作腸鏡瘜肉切除後密切追蹤即可。

 

文章標籤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甲狀腺低能症

一、什麼是甲狀腺低能症?

甲狀腺位於人體頸部氣管前緣。其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影響體內組織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及細胞膜對外的神經反應功能,及人體生長、發育等,是生命重要的動力來源。當甲狀腺素分泌量不足時,就稱為『甲狀腺低能症』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簡稱甲狀腺低能症。

二、造成甲狀腺低能症病因?

  1. 因甲狀腺癌而接受全甲狀腺切除。
  2. 以放射碘或甲狀腺切除治療葛瑞夫茲病(Graves’s disease)的後遺症。
  3. 橋本氏甲狀腺炎造成甲狀腺發炎進而破壞。
  4. 先天性甲狀腺缺乏或生長不全。
  5. 長期服用抗甲狀腺素。
  6. 本身體質因素產生的慢性自體免疫甲狀腺炎引起。
  7. 遺傳(因胎兒本身缺乏甲狀腺荷爾蒙合成的?)
  8. 甲狀腺亢進者懷孕時服用抗甲狀腺藥物,此藥穿過胎盤造成新生兒甲狀腺機能不足。
  9. 下視丘、腦下垂體機能低下不能刺激甲狀腺素分泌。
  10. 異位甲狀腺(舌甲狀腺),或甲狀腺發育不良、嚴重缺碘時。

三、如何診斷出甲狀腺低能症?

抽血檢驗甲狀腺功能(TSH、free T4)及甲狀腺自體免疫抗體(AMA,ATA)。

四、甲狀腺低能症症狀?

  1. 耳鼻喉方面:有聲音沙啞、聽力變差、耳鳴等。
  2. 皮膚方面:皮膚乾燥、粗厚、無彈性、脫屑,黏液性水腫(無指壓性凹陷),後期因營養不良而出現凹性水腫;另有指甲生長緩慢;頭髮稀疏,眉毛薄且易脫毛等症狀。
  3. 神經系統方面:敏感度明顯遲鈍,智力減退、記憶力差、感覺遲鈍、反應緩慢、嗜睡、頭暈表情冷漠呆板、臉浮腫、鼻唇增厚、少流汗,外表顯得沉悶。
  4. 新陳代謝方面:代謝緩慢,引起血中膽固醇濃度升高。
  5. 心血管系統方面:心跳緩慢,由於心肌也可發生黏液性水腫,久病者易併發動脈粥狀硬化,發生心絞痛和心律不整。
  6. 消化系統方面:腸胃蠕動無力,有消化不良、厭食、腹脹、食慾不振,便秘、肥胖。
  7. 生殖系統方面:男性性慾減退、陽萎;女性因黃體素、動情激素缺乏之故,有性冷感、月經失調、月經量多,久病易流產、不孕。
  8. 肌肉骨骼系統:肌肉鬆弛無力,握拳後無法迅速放開,關節常疼痛。
  9. 黏液水腫:昏迷是最嚴重表現,多見於六十歲以上長期未接受治療的老年人。寒冷是最大誘因,故常在冬季發病。
  10. 其他誘因:如感冒、創傷、手術、麻醉、服用鎮靜劑等。由於毛細血管脆性增加,可引起呼吸、消化道等部位出血,併發心、腎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五、治療:補充甲狀腺素(若是腦下垂體機能異常引起,則先補充腎上腺皮質素,再補充甲狀腺素)並依症狀作處置。小兒的甲狀腺功能低下,宜盡快治療,因為會影響智能發育。

注意事項

一、甲狀腺機能不足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

二、甲狀腺機能不足服用甲狀腺素,不會經由胎盤進入胎兒,所以懷孕者服用很安全;但會微量分泌到母乳,故餵乳與服藥期間最好錯開。

三、甲狀腺素對心臟病、高血壓、腎功能不好的病人具有危險性,所以應遵照醫師的指示服藥

  1. 長期服用甲狀腺素,易引起骨質疏鬆症,應每半年作一次甲狀腺功能及骨質密度檢查。
  2. 感冒會加重症狀,應預防感冒。
  3. 低熱量飲食,以維持理想體重。高纖維飲食,以預防並減少便秘。
  4. 應避免攝取過量的十字花科食物(芥蘭﹑油菜﹑花椰菜﹑高麗菜﹑萵苣﹑白菜﹑白蘿蔔等)﹐因它們會防礙碘的利用﹐進一步壓抑甲狀腺機能。
  5. 應遵照醫師的指示按時服藥與追蹤﹐千萬不要自己擅自停藥。經過適切的治療與飲食生活調整﹐都可以得到相當不錯的療效。
  6. 一旦確定診斷及接受治療,必須終身服藥,切不可自行停藥。

 

文章標籤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栓塞治療
原理很簡單,就是設法塞住供應肝癌細胞營養的血管,餓死癌細胞。肝臟有很特殊的供血系統,其所需要的營養主要由肝動脈與肝門靜脈兩大血流供應,其中肝動脈所佔了20%,肝門靜脈約佔80%。特別的是,肝癌腫瘤的血流供應,通常都只來自肝動脈,而非肝門靜脈,因此只要有效阻斷肝動脈的血流,就能讓癌細胞因「斷糧」而萎縮壞死。

哪些人適合接受栓塞治療

不適合開刀者,在癌細胞仍未轉移、腫瘤較小、病情許可的情況下,醫師會優先建議病患先接受酒精注射或較新的射頻治療,若不適合,就必須考慮進行栓塞治療。

肝癌患者可接受栓塞治療的條件必須符合肝門靜脈通暢、病情分類屬於肝功能較佳的Child氏分類A與B級,即患者肝功能、黃疸、白蛋白等各項指數都不能太差,病患也不能有嚴重的凝血問題。栓塞治療標的的腫瘤大小以不超過5公分效果最佳。
臨床上還有另一種分類法,直接區分為「代償良好型肝硬化」及「代償不良型肝硬化」兩種。如果出現肝硬化的合併症,如:腹水、肝昏迷、黃疸 等,就屬於「代償不良型肝硬化」,如果沒有症狀就屬於「代償良好型肝硬化」。一般Child氏A期多是代償良好型肝硬化,而B、C期多已代償不良了(即腹水嚴重 不可控制、肝昏迷、黃疸指數高、白蛋白營養指數低、凝血功能差囉)。

肝硬化屬於Child氏A期的患者,雖然沒有腹水症狀,但卻可能已經有肝 硬化的併發症-食道靜脈瘤,如果食道靜脈瘤破裂出血,就有可能會出現肝昏迷,所以仍應小心追蹤。

此外,如果肝癌已侵入門靜脈者也比較不適合栓塞,主要是擔心病患如果靜脈血流已經受阻,此時如果又將動脈塞住,血流不足下,肝臟恐怕會負荷不了,會因正常組織缺血壞死,而引發肝衰竭,危及生命。

栓塞治療過程

醫師在為病人做栓塞治療時,會先將導管由鼠蹊部送進股動脈,進行血管攝影,然後進入腹主動脈,然後將導管送到肝內的動脈分支,儘可能接近腫瘤,再經由導管,將抗癌藥物(通常用Adriamycin)與油性顯影劑Lipiodol混合後注射到血管內,接著再將可以堵塞血管的Gelfoam止血棉(Gelfoam經人工剪碎成碎末,大小約1公釐,浸泡於顯影液後使用)經導管送到肝癌的血管內,讓「小巷」與「大馬路」先後堵死,確保動脈血流被完全阻斷,癌細胞無法獲得養份供應,就會逐漸壞死,1次治療時間大約1個小時。

栓塞治療的效果

在栓塞治療上,只要藥劑能深入腫瘤,都能發揮不錯療效,也因此這項治療的技術與經驗很重要,若能儘量將導管送到越接近腫瘤的動脈分支,栓塞的效果越好,成功率越高。但如果肝癌發現較晚,腫瘤已經長出其他畸形的新生血管,且此血管形狀彎曲細小,則導管可能「不得其門而入」,此時就無法施行栓塞治療,必須採用其他的療法。

需要栓塞幾次?視個人病情而異。如果肝臟的左、右葉都有腫瘤,有時必須分開多次治療。治療後休養一段時間,等肝功能恢復後,再進行另外一邊的治療,若兩葉同時做栓塞,因為受影響的肝臟面積較大,引發肝衰竭的風險較高。

栓塞的治療前評估相當重要。栓塞後對肝功能多少會有暫時性影響,因此如果病患本身因嚴重肝硬化、肝炎控制不佳導致肝功能太差,治療後出現併發症的危險性就大幅提高。

術後追蹤 嚴防併發症

近年來由於血管攝影技術與醫療器械的進步,栓塞療法的安全性大幅提高,如果治療前經過審慎評估,事後出現消化道出血、膽囊炎、肝膿瘍、肝衰竭等併發症的比例很低,只有極少數的個案會出現肝衰竭,可說是相當安全的一項治療。

栓塞引發的細菌感染,細菌可能是體內原有的細菌,也可能是手術過程中器械受到污染,嚴重時會引發肝膿瘍。有些病患是因為本來就已有膽管炎,細菌會沿著膽管進入肝內,因為動脈被塞住而逐漸壞死的腫瘤組織,便成了滋養細菌的溫床,細菌在此繁殖引發膿瘍,症狀包括腹部不適、發冷、發熱。

此時可使用抗生素治療,或用穿刺將膿汁引流出來,肝膿瘍發生率很低,唯一旦發現就必須謹慎處理,因為嚴重時會引發危險的敗血症。

栓塞後 仍需持續追蹤

理論上,只要導管能夠伸入到營養肝腫瘤的血管內,栓塞或多或少都會有效果,但療效可能會有不同,一般若導管越近腫瘤,栓塞的效果越好。通常只做1次栓塞,腫瘤很難完全壞死,因此治療後一定要密切追蹤檢查,必要時再做第2次栓塞,以防殘餘的腫瘤又復發。

至於多久會復發?結果往往因人而異,很難一概而論。所謂的「復發」,有時是栓塞沒有完全殺死腫瘤,有時卻是周圍殘存的癌細胞還相當細微,隨著時間又慢慢變大了,形成新的腫瘤。

相對來說,外科手術是切除較大範圍的肝臟,然後等肝臟再生,雖然病患所受的痛苦、風險與併發症較高,不過因為整個連根拔起,周圍看不見的腫瘤也可被一併清除,所以若手術成功,肝癌復發的機率比較低。

不過,如果以單顆的小型肝癌來說,栓塞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可達50%,基本上跟用外科手術切除的不相上下,兩者的存活率相當,不過如果腫瘤越大、越多顆,栓塞治療後將來再發的機會也越高,唯即使再復發,只要依醫師指示定期追蹤,儘量早期發現,大部分還是可以再做栓塞,將腫瘤有效控制。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纖維瘤fibroma
是來源於
纖維結締組織良性腫瘤,因纖維瘤內含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種類,因纖維結締組織在人體內分布極廣,構成各器官的間隙,所以纖維瘤可以發生於體內任何部位。其中以皮膚皮下組織最為常見,肌膜骨膜鼻咽腔及他處粘膜組織以及其它器官如乳腺卵巢腎臟等均可發生。大小不等,生長緩慢。

 

 

  

基本概述

纖維瘤(fibroma)多見於皮下,生長緩慢,一般較小、邊緣清楚、表面光滑、質地較硬、可以推動。若混有其他成分,則成為纖維肌瘤纖維腺瘤纖維脂肪瘤等。

纖維瘤由分化良好的皮下結締組織構成,多發於40-50歲成人,瘤體生長緩慢,當腫瘤發展至一定程度後一般不再增長。其中纖維瘤、尤其是腹壁肌肉內的硬纖維瘤desmoid)可惡變,應儘早手術完整切除。  

主要類型

纖維瘤有以下幾種類型:

a.黃色纖維瘤:好發於軀幹、上臂近端的真皮層或皮下,常起自外傷或搔癢後的小丘疹,腫塊硬,邊緣不清,因伴有內出血含鐵血黃素,呈深咖啡色,瘤灶若超過1cm、生長較快,應疑為纖維肉瘤變,手術切除須徹底。

b隆突性皮纖維肉瘤:位於真皮層,突出體表,表面皮膚光滑,形似疤痕疙瘩,好發於軀幹,低度惡性,具假包膜,切除後易複發,多次複發惡性度增高,可血行轉移,應儘早切除含足夠多正常皮膚和深部相鄰筋膜的瘤灶。

c.帶狀纖維瘤:腹壁肌肉因外傷或產傷後修復性增生所成,無明顯包膜,宜手術切除。  

相關症状

腫瘤位於深部組織,無明顯自覺症状或稍有不適感。生長緩慢。形狀不規則或呈橢圓形,其長徑與受累肌纖維方向一致。腫瘤的大小與病程長短有關,直徑從數厘米到十幾厘米。腫瘤周界不清,表面光滑,無壓痛,質堅韌如橡皮。與侵犯肌肉的縱向較固定,而橫向稍能移動,與皮膚無粘連。巨大腫瘤可影響活動和壓迫神經。  

診斷要點

1.可見於全身各部,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或呈現頭狀,可自由推觀。

2.亦可見有帶蒂者,增大可至數公斤,多鬆弛懸掛,觸之柔軟,有色素沉著。

3.據其組織成分與性質,又有軟、硬兩種特殊類型:軟纖維瘤又名皮贅,多見於面、頸及胸背部,有蒂、大小不等、柔軟九彈性;硬纖維瘤多發於20—40歲女性,以腹壁多見。為堅硬、無痛、無移動性、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的腫物,生長緩慢,無包膜而呈浸潤生長。切除後易夏發,且可惡變。

4病理切片可確定腫瘤性質。  

輔助檢查

1.診斷該病主要依據症状及體症,尤其是腫物特徵;

2.為了與其他病變鑒別,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B」。  

治療措施

治療原則

纖維瘤宜早期手術切除,並適當切除相連之周圍組織。硬纖維瘤更應行早期廣泛切除。術後送病理檢查以排除惡性情況,一般不需用藥。

纖維瘤由分化良好的皮下結締組織構成,多發於4050歲成人,瘤體生長緩慢,當腫瘤發展至一定程度後一般不再增長。屬良性腫瘤,很少發生惡變,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

在治療的過程中,還應當正確的引導患者心理,讓患者對此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避免患者陷入各種不良的情緒和心理中。同時,應當鼓勵患者多參加一些有益運動,尤其是各種戶外運動。如:登山,釣魚等。  

手術要點

主要是外科手術廣泛切除。放射治療和應用激素在個別病例可抑制腫瘤生長,但一般認為不能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可作為無法手術者的姑息治療。

該症雖具有多次複發的惡性生物學行為,但手術廣泛徹底的切除,可杜絕複發。

1.術中冰凍切片檢查

大多數病人術前雖已擬診為本病,但主要根據術中冰凍切片證實。

2.必須廣泛切除 

切除範圍必須有一定的廣度及深度。應該包括腫瘤周圍35cm的正常皮膚,肌肉、肌腱等組織及其深面一定的正常組織。如腫瘤侵及骨膜或腹膜,應一併切除。如腫瘤包繞著重要的血管和神經,應作銳分離,必要時可作血管移植。嚴重掌握截肢及半骨盆截肢的適應症

3.必須掌握組織移植的治療手段

腫瘤廣泛切除,常造成局部軟組織的缺損及重要組織裸露,必須應用組織移植修復局部。反之,只有掌握了組織移植的治療手段,方能為腫瘤手術根治創造條件。  

修復方法

纖維瘤病廣泛切除後,常有肌肉缺損或大血管神經裸露,骨、關節的外露及軟骨組織缺損,局部肌皮瓣肌瓣的修復最為理想。

其優點為:

血運豐富,易成活。

操作簡便。

立即一次修復缺損。

抗感染力強。

組織豐厚,可為良好的襯墊,可起緩衝的作用。

旋轉弧度較大,便於各方向的轉移,若形成島狀肌皮瓣,可達180º的轉位。

茲將好好部位手術後缺損的肌皮瓣修復方法分述如下

1.臀部腫塊根治術後,常有坐骨神經裸露,髂骨外露,均需較厚的組織修復,可採用闊筋膜張肌皮瓣進行立即轉移,其營養血管為旋股外側動脈的橫文,從肌肉的上中1/3交界處進入肌皮瓣。肌皮瓣長寬比例可達15×3540cm,供區一期縫合

2.股內側腫塊根治術後,較深的軟組織缺損或大血管的暴露時,也可採用闊筋膜張肌骨皮瓣修復。

3.股外側腫塊術後,可應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復,其血管蒂為旋股內側動脈股深動脈的分支,從肌肉的上1/3進入該瓣,長寬比例為6×24cm,供區一期縫合。

4.膕窩部腫塊切除後,常有膕動靜脈及膕神經的外露,時有腫物包繞血管神經束,如能銳性分離神經,鈍性分離血管,則肢體就能保留。可應用對側的腓腸肌內側頭肌皮瓣轉移,交腿姿勢固定。其血管蒂為膕動脈膝關節水平分出的腓腸內側血管,自該肌上極進入肌肉,皮瓣長寬比例可達8×25cm。供區植皮消滅創面

5.肩胛部好發於大於圓肌腫塊切除後,應用下斜方肌島狀皮瓣修復,其營養血管為頸橫動脈淺支的降支,皮瓣長寬比例可達10×15cm。供區一期縫合。

6.腹壁腫物切除術後,網織物修補(Nylon TeflonDacronPolyglactin等),皮膚缺損少,可直接拉攏縫合;缺損過多,可應用對側腹壁淺島狀皮瓣修復,加壓包紮。  

療效評價

治癒:腫瘤切除完整。  

其他相關

術後複發

根據2000例纖維瘤患者手術後跟蹤調查表明,其中術後1年,其中有30%的患者又出現纖維瘤,3年後的佔70%,其根本原因還在於:

手術僅僅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纖維瘤是沿著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分布的,纖維瘤的複發是不可避免;

手術本身的刺激,也是纖維瘤複發的原因之一,且往往會造成纖維瘤的其他部位轉移複發,使治療更加麻煩、困難。  

乳腺纖維瘤

乳腺纖維瘤已成為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一般認為與雌激素作用活躍有密切關係,好發於性功能旺盛時期(1825)在對乳腺纖維瘤進行治療時可採用藥物治療的方法,藥物治療的基本理論是運用養血柔肝舒肝理氣,軟堅散結的治療原則,均可達到從根本上消除乳房腫塊的目的。

乳腺纖維瘤在臨床上的分類

(1)巨纖維腺瘤:中年婦女多見,可見於妊娠、哺乳、閉經前後婦女,特點是生長較大,可達10CM以上或更大,偶可有肉瘤變。本病的形成與卵巢功能旺盛,機體和乳房局部組織對雌激素過度刺激的敏感性有關,雌激素水平過高,乳腺組織對其發生局部反應,從而導致本病。

(2)青春型纖維腺瘤,大多發生在月經初潮期,臨床較少見,特點為生長較快,瘤體較大,病程約在1年左右可佔滿全乳房,腫塊最大徑1-13CM

(3)普通型纖維腺瘤,此型最多見,瘤體小,生長緩慢,一般在3CM以下。  

乳腺纖維瘤的治療方法

1中藥治療:缺點是消瘤速度比手術及西藥治療慢,優點是副作用小,抗複發率效果好,能穩定病情不擴散、不轉移,去除效果相對較好,目前接受治療的患者都比較滿意。

2、西藥治療或中藥加西藥治療:此種方法是一種激素療法,見效較快,但停藥即發,適合手術前的腫物縮小,便於手術,以及適用於生長較快的腫物。

3、手術治療:由於藥物治療並療效並不是很理想而且有局限,因此目前都採用手術進行切除。而且現在的手術方法都實行了微創,它手術切口僅為2毫米左右,手術後不影響乳房外觀。與傳統手術相比,乳腺纖維瘤微創手術還具有不需拆線換藥、恢復時間快(一至兩天即可恢復)等特點。自我院引進以來,患者好評如潮,當然也是你最佳選擇。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腺瘤adenoma
腺上皮發生的良性腫瘤。見於乳腺垂體甲狀腺卵巢內分泌腺和胃、腸、肝等處。發育緩慢,形成局限性結節,表面呈息肉狀或乳頭狀。由與正常腺細胞相類似的立方上皮或柱狀上皮細胞所構成。細胞排列也很規整,以其固有膜與周圍的結締組織間形成明顯的分界,但缺少排泄管形成或異常分泌等表明在構造和功能方面多少有些異型性。腺瘤的間質由包括血管的結締組織構成。有不少腫瘤伴有顯著的結締組織增生纖維腺瘤fibro adenoma)。時而有惡性的腺瘤,實際上這是癌的一種。腺瘤的發生、發育多受內分泌神經等體內調節機構的支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些學者認為腺瘤僅是一種病理性的組織增生,而不是真正的腫瘤。

常見病種

1.1 垂體瘤

1.2 胸腺瘤

1.3 乳腺纖維瘤

1. 4 腎腺瘤

垂體瘤

 

垂體瘤是發生在垂體上的腫瘤,通常又稱為垂體腺瘤,是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之一,約佔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10-15%。絕大多數的垂體腺瘤都是良性腫瘤。除了術後的護理之外,還需要關心患者的心理。中國生物抗癌網專家表示,腦垂體腺瘤患者應做好護理措施。

 

胸腺瘤

 

胸腺瘤是最常見的縱隔腫瘤之一,是一組來源於不同胸腺上皮細胞,具有獨特臨床病理特點和伴有多種副腫瘤症状的疾病。 胸腺是人體重要的免疫起源於胚胎時期第3(或第4)鰓弓內胚層,系原始前腸上皮細胞衍生物,隨胚胎生長發育而附入前縱隔。起源於胸腺上皮細胞或淋巴細胞的胸腺腫瘤最為常見,占胸腺腫瘤的95%,在整個縱隔腫瘤中排次第1~3位。

 

乳腺纖維瘤

 

乳腺纖維瘤是最多見的乳腺良性腫瘤,好發於20-39歲之間的育齡女性,因為這個年齡的女性卵巢功能旺盛,性激素也處於活動期。一般認為乳腺纖維瘤的產生與雌激素的刺激有關,由於一部分人的乳腺組織對雌激素比較敏感,所以受雌激素的刺激,乳腺的上皮組織纖維組織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增生,我們就稱之為纖維腺瘤。

 

腎腺瘤

 

腎腺瘤多為發生於腎皮質腎良性腫瘤,多在屍檢中發現,然而因為腎腺瘤幾乎沒有臨床症状並且腫瘤都很小,所以給腎腺瘤的診斷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腎腺瘤在屍檢中的發生率為7%~23%。絕大多數為實性,位於腎包膜下,25%為多中心病變。幾乎所有的腎腺瘤都沒有臨床症状,而且由於腫瘤體積大多<1cm,致使影像學檢查很難發現。近期,一項大規模超聲篩查腎腫瘤的研究結果顯示在40,000例無症状成人中腎腺瘤的發生率低於1%,男:女=3:1,稍高於RCC男女患病比例,發病與吸煙有一定關聯。腎腺瘤發病率隨年齡增長有所增加,在von-Hippel-Lindau症候群以及終末期腎衰獲得性囊性腎病患者中更常見。另一組屍檢報告顯示,在43例血液透析的腎腫瘤患者有25%為良性乳頭型腺瘤。

 


息肉(polyp)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多餘腫物。現代醫學通常把生長在人體粘膜表面上的贅生物統稱為息肉。息是多出、盈餘之意,《說文解字》記載「息,寄肉也。」《黃帝內經 .玉篇》說「瘤,息肉也。」 息肉屬於良性腫瘤的一種。不過那些生長在皮下的囊腫、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內的肌瘤等,也可引起體表的隆起,但不屬息肉範疇。 醫學上一般按出現的部位給它命名。如長在聲帶上的稱"聲帶息肉",出現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類推。若某一部位有兩個以上的息肉,又稱"多發性息肉"。

 

臨床症状

 

"息肉",就是人體某個正常結構上贅生的一塊"肉"。上到鼻腔、聲帶,下至直腸、宮頸,均可有息肉出現,大多數息肉都是隱蔽生長的,很難被發現。 息肉是粘膜面突出的一種贅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錯構瘤腺瘤及其他腫瘤等.息肉臨床表現多見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腸道息肉症候群,這些病變雖屬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惡變傾向。

 

原因病理

 

息肉的原因可能與炎症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比如長期炎症會容易導致宮頸息肉

 

臨床診斷

 

大多數息肉都是隱蔽生長的,且一般症状不明顯,如果在某個器官臟器的息肉應該首選內窺鏡檢查,如腸鏡、宮腔鏡等,其次可選擇彩超、CT等。  

 

臨床治療

 

手術或微創治療

 

息肉一般選擇手術或者微創切除,切除後及時送病理科確定其病變性質。對於息肉進行內鏡(胃鏡、腸鏡)下的息肉切除,是防止其癌變十分有效的措施。鏡下治療息肉的方法有:高頻電凝電切、高頻電灼、雷射治療微波治療、注射摘除、冷凍療法等。

 

息肉切除術後的隨訪複查,一般認為,單個腺瘤性息肉切除,術後第一年隨訪複查一次,如檢查陰性者則每3年隨訪複查一次。多個腺瘤切除或腺瘤大於20mm伴有不典型增生,則3~6個月隨訪複查一次,陰性則為1年隨訪複查一次,連續兩次陰性者則改為3年隨訪複查一次,隨訪隨訪複查時間不少於15年。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腺瘤
的管腔中有分泌物瀦留呈囊狀擴張者稱為囊腺瘤(cystoma)。由於被覆內壁的腺上皮細胞增殖,形成多數大小不一的房室。內容可有漿液、粘液、假粘液、膠質等多種物質。以卵巢最為多見,此外也見於乳腺腎臟、胰臟、肝臟

 

常見病種1.1 乳頭狀囊腺瘤1.2 生乳頭汗管囊腺瘤

乳頭狀囊腺瘤

 


病理改變:

1、大體形態 腫瘤呈圓形,直徑以1~3cm者最多,表面呈結節狀,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剖面呈白色或灰白色,實性或含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囊腔內含有粘液樣物質,較大的囊腔內可見細小乳頭突入。
2、鏡檢 腫瘤由粘液細胞和立方細胞構成。兩種細胞交錯排列。粘液細胞呈柱狀或立方狀,核圓形,位於細胞一端,體積較小,染色深,胞漿染色淺。立方細胞胞漿嗜酸性,界限不清,核呈圓形或橢圓形,體積較大,染色淺。在乳頭狀囊腺瘤內腺腔極度擴大成囊腔,囊腔由柱狀或立方狀腺上皮細胞襯裡,腔內有很多增殖的乳頭突入。乳頭的上皮細胞為高柱狀,有分泌現象,乳頭中央有結締組織纖維束,無淋巴樣組織。囊腔內含有嗜酸性物質。   
3.生物學特點 對乳頭狀囊腺瘤的性質目前認識尚不一致,大多數人認為屬良性腫瘤,但具有局部侵襲性。
臨床表現
涎腺乳頭狀囊腺瘤好發生於小涎腺,其中以齶部多見。患者的性別分布無差別,發病年齡以30~50歲最多見。患者表現為局部腫塊,生長緩慢,病程較長,有的可長達數十年。大多數患者無自覺症状以及功能障礙,少數患者可出現疼痛或脹感
乳頭狀囊腺瘤的臨床表現與多形性腺瘤相類似,缺乏特徵表現,故臨床上常診斷為多形性腺瘤。腮腺造影可顯示為良性徵或具有局部侵潤性的良性腫瘤。B超檢查時在聲像圖上亦可表現為「網格狀」結構,易與腺淋巴瘤相混淆,但腺淋巴瘤的邊界回聲清楚,而乳頭狀囊腺瘤較模糊。

生乳頭汗管囊腺瘤


病狀體征
常見於頭部和頸部,特別頭部多見。出生時或幼兒期發病。皮損為單個疣狀斑塊和結節,發育期增大,變成乳頭瘤樣,大小約2~3cm,表面常濕潤、滲液和結痂。常與皮脂腺痣伴發。
根據臨床表現,皮損特點,組織病理,免疫組織染色,癌胚抗原陽性的特徵性即可診斷。
組織病理:
組織病理:表皮有不同程度的乳頭瘤樣增殖。自表皮向下擴展成一個或數個囊狀凹陷。凹陷上部和有些例中囊狀凹陷的大部分襯以類似表面表皮的角質形成細胞。囊狀凹陷的下部分則有很多乳頭狀突起擴展至凹陷腔內。乳頭狀突起和凹陷的下部分襯以常由兩排細胞組成的腺上皮。囊腔內層細胞由具有卵圓形胞核和淡嗜酸性胞質的高柱狀細胞組成。有些細胞表現活躍呈斷頭分泌,並在囊腔內見到細胞碎片。外層細胞由具有圓核和少量胞質的小立方形細胞組成。此瘤間質中特別是乳頭突起中,常有大量差不多全由漿細胞組成的緻密細胞浸潤,有高度診斷價值。免疫組化染色癌胚抗原陽性。
生乳頭汗管囊腺瘤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無效,也無具體的預防措施。平時應戒煙,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食用霉變腐爛腌制食品。宜用清淡飲食,適當進食魚、雞蛋及少量動物瘦肉。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抗病能力。保持樂觀的人生觀,穩定情緒,提高生活質量,術後康復患者應定期複查。

治療措施


   1、囊性腺樣癌和粘液類上皮癌的惡性程度均較類癌為高,治療上應積極手術切除。姑息性切除後加用放射治療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2、抗癌 中藥 治療 可作為綜合治療的措施之一,適用於一些不適合手術和放、化療或手術後複發的患者。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