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醫病理中區服務中心
中區委託代檢業務諮詢窗口: 聯絡人:陳定安 經理 :王美滿 專員 0919-012959 電子信箱 : pathobiopsys@yahoo.com.tw 聯絡收檢專線: 04-22628519 中區服務中心: 402台中市南區東興路一段25巷8號 全方位/品質佳/效率高/服務好 健保局特約代檢機構~4501020028 統編:99959329 中區聯醫病理服務中心

目前分類:乳癌簡介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乳房纖維囊腫是什麼?

問:我今年37歲,乳房會疼痛及用力去擠壓,左邊會有一點分泌物,是纖維腫體質,請問 1.到底什麼是纖維囊腫的體質?2.水瘤真的沒有關係嗎?3.只是我有朋友是說最好找2個醫生以上比較好,我是否也需要換另一個醫生再確定我的乳房問題呢?

台北榮總 腫瘤科 趙大中醫師

2005 六月 24

答:乳房纖維囊腫,也就是俗稱的「水瘤」,是女性相當普通的一種良性乳房疾病,在35歲至50歲的女性當中,每6人就約有1人患有此疾。這是一種良性的疾病,但是復發率高(也就是您所謂的纖維囊腫體質),即使經過切除,仍有一半以上的病患會復發。乳房纖維囊腫可為單側或雙側,可在乳房任何部位發生。它的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女性荷爾蒙失調有關(因為發病者多為育齡期,停經後較少發生),且停經後婦女服用女性荷爾蒙也可能產生此病,因此可能與女性荷爾蒙的刺激有關。病患罹有此病常易覺乳房疼痛,並摸到硬塊,於月經來臨前該腫塊可能會變大而愈發疼痛,這種隨著月經週期忽大忽小及復發的疼痛正是該疾病的一大特色。乳房纖維囊腫本身是良性的,而其是否會轉變成乳癌仍是一具有爭議性的問題,然而許多研究報告指出乳房纖維囊腫之患者的確比一般未得此症者有較高的機會罹患乳癌,大約在1.7倍到4倍之間,因此我們建議您必須定期檢查。至於乳頭分泌物的問題,就您的描述看來,您似乎是在大力擠壓的情況下才會有少許分泌物,這應該是正常的情況(而不是由乳頭自己流出),必要時可再諮詢您的醫師。

就病患的權利而言,我們醫師並不會反對「第二意見」,也就是您可以再找另一位醫師作檢查及判斷,但也「恭喜」您信任您的醫師。

乳房纖維囊腫若造成您極大的困擾,確實也可手術切除,但就如上述所提,容易復發,除了醫師檢查之外,我們還是建議您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如此您會對自己的乳房最為熟悉,有任何改變您也會最先知道,而能儘早就醫。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哨淋巴結切片術的運用進展,甚麼病患適合做?何時作?可取代腋下淋巴結廓清術嗎?

三軍總醫院 一般外科 許桓銘醫師

2014 十月 16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自民國七十一年起, 癌症已經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迄今約三十餘年。截至目前,癌症發生及死亡情形,皆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預計未來癌症仍是影響國人健康重要原因之ㄧ。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公佈資料顯示,乳癌已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民國98年乳癌新增個案約8900名;相較於民國87年,乳癌發生率增加近20%。乳癌一直是歐美國家女性癌症第一位,美國白人婦女平均約每7-8人就會有1人得到乳癌。可想而知,國人生活飲食形態西化結果,女性乳癌的發生率應該會朝向逐年增加發展。

手術是治療乳癌最主要的步驟,文獻記載早在西元前古埃及時期,利用鋒利的手術刀割除罹患腫瘤的乳房就是治療乳癌的標準方式。十九世紀全身麻醉發明後,乳癌的手術發展更徹底。當時已經瞭解腋下淋巴結是乳癌轉移最重要途徑,因此手術不僅要將乳房切除,同時必須將腋下淋巴結徹底清除。時至今日,所謂改良型乳房根除手術就是代表乳房及腋下淋巴結同時切除。

腋下淋巴結徹底清除雖然有效控制乳癌,但也容易合併許多併發症,包括神經損傷、血管損傷、血腫塊,甚至造成手臂長期淋巴水腫。一旦手臂出現淋巴水腫,容易腫脹疼痛及併發蜂窩組織炎,而且治療效果不佳。因此盡量避免不必要腋下淋巴結清除手術,才能免除其後遺症。

腋下淋巴結是乳癌細胞好發轉移的位置,由原始乳癌腫瘤細胞侵入淋巴系統進入腋下淋巴結,此時進入腋下的第一顆淋巴結,即被稱為哨兵淋巴結。通常腋下淋巴結的轉移是有次序的,先到第一顆、第二顆、第三顆以此類推,所以如果第一顆淋巴結尚未被腫瘤細胞侵入,則第二顆淋巴結被腫瘤細胞侵入的機會很低。因此當哨兵淋巴結切片手術結果被證實無乳癌腫瘤細胞轉移時,則剩餘的腋下淋巴結應該就沒有遭受到乳癌腫瘤細胞侵入,所以沒有必要進行清除手術,可以避免大範圍腋下淋巴結清除手術,而降低淋巴水腫的併發症。

目前實證醫學證據已經證明哨兵淋巴結切片可以有效取代大範圍腋下淋巴結清除手術,但是並非所有病人皆適用。臨床上早期乳癌(腫瘤大小<2cm)及影像檢查無淋巴結轉移的病人較為適用。

乳癌的治療並不可怕,手術仍然是最重要的步驟。現代乳癌的手術日趨簡單及保守,強調移除乳癌腫瘤細胞並兼顧減少術後併發症及維持軀體的美觀。所以早期乳癌的手術儘量採用乳房保留手術及哨兵淋巴結切片手術,另外手術後放射治療也日趨保守,甚至發展到手術中單一劑量的放射治療,減少放射治療的後遺症。

哨兵淋巴結切片是簡單的手術步驟,一般合格的乳房外科專科醫師應該都有能力執行。手術前可以與醫師充分討論是否適合哨兵淋巴結切片手術,既可以達到完整的淋巴結資訊,又可以避免腋下淋巴結清除手術。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乳癌手術之進展 - 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及在台灣的發展現況

彰化基督教醫院 乳房內視鏡手術中心 賴鴻文主任

2014 十月 16

乳癌手術演進
美國John Hopkins的外科部主任William Halsted教授在1894年所提出的乳癌根除手術,藉由廣泛的切除乳房組織(包含胸大肌、胸小肌及廣泛的淋巴廓清)來治療乳癌,雖然疾病得以控制,但對病患的外形造成極大的破壞。之後於1948年由Patey等醫師提出改良型的乳癌根除手術認為不需切除過於廣泛的正常組織,即使保留胸大肌及胸小肌也不影響整個治療的結果。

雖然改良型乳癌根除手術(MRM)相較於乳癌根除手術(RM)可以使病患外觀得到改善,但是仍會在胸前留下明顯的傷口及失去乳房的印記。位於義大利米蘭的 Umberto Veronesi教授及其團隊在1990年初期發表針對早期乳癌(單獨一顆、較小的腫瘤)進行乳房部分切除取代全切除的手術,成為提倡乳房保留手術的先驅。後來Veronesi及美國的Fisher教授經由臨床試驗也證實了乳房保留手術合併放射線治療等同乳房全切除的效果,世界每年數以萬計罹患乳癌的婦女也因此受惠。

雖然乳房保留手術目前已經是早期乳癌的主要手術方式,但在較大的腫瘤或多中心病灶中,乳房全切除仍然是需要的;1990年之後,皮膚保留乳房全切除手術及乳頭乳暈保留乳房全切除手術併立即重建的術式相繼提出之後,病患即使不能進行乳房保留手術需要切除整個乳房,藉由術中立即乳房重建術後,外觀的改善也持續進步了。

內視鏡手術於乳房疾病之應用
一般傳統乳癌全切除手術會在患側乳房留下一道大傷口,長度通常超過10公分;即使是做乳房保留手術,也會在患側乳房的上方及腋下留下各約5-8公分的傷口,患者術後每每看到胸前的傷口就會感受到外觀的破壞及乳癌的陰影。內視鏡微創手術是目前外科手術的趨勢,其特點為手術傷口微小、術後疼痛減少,病人復原得快。內視鏡也廣泛的應用在各種胃腸道的腹腔鏡手術泌尿外科,及胸腔鏡手術。過去內視鏡於乳房手術的應用多是用於隆乳等美容手術。較少用在乳房腫瘤及乳癌的治療。主要是乳房本身沒什麼空間而大部分乳房腫瘤也相當表淺可以直接手術處理,不需要特別使用內視鏡手術才能進行。但目前內視鏡已被逐漸應用於乳房的各種疾病:如各種良性腫瘤的切除、惡性乳癌的乳房保留手術,單獨乳房全切除(皮膚保留型或乳頭乳暈保留型)或合併乳房重建(立即或延遲性)。目前世界上許多地方,特別是亞洲國家如日本、中國大陸、香港及韓國,乳癌微創內視鏡手術已成為乳癌開刀治療的主流選擇之一。

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簡介
乳房內視鏡微創手術藉由腋下傷口(通常為前哨淋巴切片或腋下淋巴廓清手術)導入內視鏡輔助,藉由內視鏡視覺輔助系統進行乳腺組織及胸大肌的剝離。利用乳房內視鏡的提起拉撐周圍組織以建立手術所需的空間,並用抽吸管去清除水氣及煙霧以減少視界模糊;手術中將從胸大肌進到乳腺組織的血管穿透枝利用電燒或雙極電燒進行燒灼,以減少出血而造成手術部位模糊不清。

在完成胸大肌前乳腺撥離後,則進行乳腺與乳房皮膚皮瓣的剝離。這時可先藉由觸摸及術中超音波定位來確定腫瘤位置,並在上面的皮膚進行標示。之後進行乳腺與乳房皮膚皮瓣的剝離,藉由腋下的傷口或合併乳暈周圍的半圓形傷口(建議約1/3圈大小,以減少乳頭乳暈缺血壞死的機會)進行乳腺與皮膚皮瓣的剝離,皮膚皮瓣與乳腺組織的剝離可從直視或在內視鏡輔助下進行。待乳腺組織與皮膚皮瓣、胸大肌及周圍的組織進行完全剝離後,再從乳暈旁或腋下的傷口將乳腺組織取出。

針對乳頭乳暈保留乳房全切除手術的患者先從乳暈的傷口採乳頭乳暈下的組織,然後連同前哨淋巴節一起進行冰凍化驗,以檢查乳頭乳暈及腋下淋巴是否有癌細胞侵犯。若術中冰凍化驗顯示淋巴轉移則進一步行腋下淋巴結擴清手術;若冰凍化驗或術後病理報告顯示乳頭下組織有癌細胞侵犯,則將乳頭乳暈部分進行切除。而手術方式也跟據乳頭乳暈是否保留分為內視鏡乳頭乳暈保留乳房切除手術或切除乳頭乳暈保留皮膚的內視鏡輔助皮膚保留乳房切除手術。

內視鏡乳房切除合併重建
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的特點在於其從腋下及乳暈切開進行皮下乳腺切除,將傷口減小到最小,最後傷口隱藏於腋下及乳暈處以減少術後明顯的疤痕。即使是乳房全切除手術也可以同樣執行,藉由將傷口隱藏在腋下及乳暈,術後並不容易察覺這些傷口及疤痕,對於可保留乳頭及乳暈的患者,更可以使乳房外觀達到最好的保留!
過去採傳統乳癌全切除手術的病患,因患側乳房(含乳頭、乳暈)及大部分的皮膚皆已切除,如要行乳房重建時,因切除範圍較廣,留下正常組織較少,常需兩階段 (先植入組織擴張器擴張皮膚皮瓣然後再置入永久果凍矽膠或食鹽水袋)或採用腹部皮瓣移植來進行乳房重建的手術。而採用內視鏡乳房全切除的患者,盡量保留皮膚、減少傷口大小,雖然開刀時間延長,但是保留完整的皮膚覆蓋,使立即重建的機會大增; 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術中可從腋下同一個傷口植入矽膠或食鹽水袋等義乳,在乳癌切除同時進行立即重建,以減少術後對乳房外觀的影響。利用乳房內視鏡微創手術,除了能有效治療乳房腫瘤疾病,還能兼顧乳房美觀,可說達到醫療品質的提升同時兼顧患者生活品質。

內視鏡輔助乳房全切除合併自體腹直肌皮瓣乳房立即重建
過去的報告在內視鏡輔助乳房全切除合併立即重建的個案中,所使用的重建方式大都為使用組織擴張器合併果凍矽膠或生理食鹽水袋的重建方式,目前國內成大醫院郭耀隆醫師跟筆者有將近50位患者採用腹直肌脂肪皮瓣進行的重建,這是世界上第一篇使用自體腹直肌皮瓣應用於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後乳房重建的報告。患者採腹直肌皮瓣重建的選擇是根據病患體型及有無合併症來選取,一般建議是多產婦女、腹部脂肪組織較充足者;另外如果術後可能需要接受放射線電療者也會建議患者考慮腹直肌皮瓣重建。

哪些患者適合接受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
目前針對哪些乳癌患者適合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的原則選定,從之前關於內視鏡輔助乳房手術的文獻;及根據乳癌治療準則來進行篩選。建議選擇進行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的患者主要是:原位癌、第一期及第二期為主的早期乳癌,通常建議腫瘤大小以3公分以下、不大於五公分為原則;術前以沒有明顯廣泛性淋巴轉移的患者較適合。不適合內視鏡乳房手術的情形為:發炎性乳癌、侵犯到皮膚及胸壁的局部性晚期乳癌、廣泛性淋巴轉移;或是有嚴重的合併症,如:心臟、肺臟、肝功能不佳,或身體過於虛弱者。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在台灣發展及現況

同樣是亞洲國家,目前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在台灣乳癌患者的應用相較於日本、香港、中國大陸、及韓國仍屬萌芽階段,國內相關經驗及資料都相對缺乏。為確切瞭解台灣國內發展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的過程、現況及結果,筆者邀請國內三家較早發展及目前有常規施行內視鏡乳癌手術最多的醫院及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 賴鴻文醫師、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 郭耀隆醫師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 洪進昇醫師)成立台灣內視鏡乳癌研究合作團隊(TEBSCG)。希望結合台灣目前主要施行內視鏡乳癌手術的醫院,來瞭解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在台灣推展的情形,及應用於治療台灣婦女早期乳癌的效果。

根據TEBSCG的資料庫,自民國98年5月至今103年3月,登入的大約有220名台灣早期乳癌的患者接受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這些患者平均年齡49 歲,腫瘤大小為2.1公分;其中20.8%為原位癌,33.2%第一期乳癌,38.1%為第二期,有5.9%為第三期。大部分(84.2%)接受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的患者為採全乳房切除手術,另外15.8%為進行內視鏡乳房保留手術。(這可能是因為傳統全切除手術傷口較長,醫師與患者認為較需要採用內視鏡手術,而許多小腫瘤的乳房保留手術本來傷口就不大,所以差別就沒那麼明顯)。

在這近180名接受內視鏡乳房全切除手術的患者中,71.8% 有接受立即乳房重建,六成接受果凍矽膠乳房重建,四成的患者接受腹直肌皮瓣乳房重建。術後產生併發症的比例約10%,大部分是跟傷口相關的問題。在患者術後外觀的評估上80%為良好,12.4 %尚可,7.6%的患者外觀評為不滿意。

在癌安全性分析上,在平均追蹤時間兩年(1-58月)的過程中, 有4位(2%)病人發現手術邊緣有陽性癌侵犯,其中大部分(75%)是接受保留手術的患者。這些患者接受再次局部切除手術及後續放射線治療,目前並未發現復發或轉移。有兩位(1%)患者發現有局部復發,遠處轉移的患者也有兩位(1%);一位非常年輕(33歲)的三陰性雙側乳癌患者,術後14個月後死於多發性腦轉移。從以上的資料顯示,台灣發展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的時間相較於一些亞洲國家來說雖然起步較晚,然而過去三年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以內視鏡乳房手術應用於台灣婦女早期乳癌的初步結果來看,其安全性是可以接受,患者接受度及滿意度都相當的高。

結語
自2009年起乳癌已是台灣婦女最常發生的癌症,在早期乳癌的治療中外科手術仍是治療的主流,在台灣外科醫師逐漸對內視鏡乳房手術熟悉之後,相信在台灣婦女早期乳癌手術的治療中,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也可以成為乳房外科醫師的一項重要武器。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女性乳癌病人為什麼愈來愈多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輸血醫學科邱宗傑主任

2014 十月 16

一、前言
  根據國內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國人乳癌發生的人數從1995年的2838人增加至2007年的7502人,乳癌標準化發生率也上升了93%,死亡人數則從 1995年的918人增加至2009年的1588人,標準化死亡率也上升了9.3%。台灣地區各類癌症的死亡率由1982年每十萬人口的118人逐漸地上升至1997年的144.3人,而在2009年則為132.5人。依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2007年國人乳癌的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66.1人,佔十大癌症發生排序的第一名,當年度全癌症的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的330人,換言之2007年當中每五位罹癌病人即有1位得到乳癌,遠高於大腸癌的45.8人,肝及肝內膽管癌的44人,以及肺、支氣管及氣管癌的39.5人。2009年國人全癌症的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73人,女性乳癌的粗死亡率則為每十萬人口 13.9人,低於肺癌的34.5人,肝癌的33.6人以及大腸癌的19.6人,換言之乳癌的發生率雖然在各類癌症中獨占鰲頭,但死亡率在各方的努力下卻比肺癌、肝癌、大腸癌等為低。此中原因除了乳癌臨床治療的成效大幅改進外,歷年政府衛生機關和各界人士全力投入研發和宣導教育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及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也深植人心,才有效地降低乳癌死亡的衝擊。依1998-2007年台灣癌症標準化發生率10年的增減分析報告,女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增加 19.1人,當中增加最多的癌症別為乳癌(每十萬人口增加18.8人);至於癌症死亡率方面,1998-2007年女性全癌症標準化死亡率每十萬人口減少 2.7人,而增加最多的女性癌症別為乳癌,每十萬人口增加1.6人,顯然女性乳癌仍是所有癌症當中較為兇惡的癌症。

二、乳癌發生的原因及近年來為何愈來愈多的原因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2011年國人乳癌發生人數首度突破萬人達到10056人,每天約有28名女性被診斷為乳癌,比2001年增加58%。針對癌症發生的因素,國民健康署曾在2002年進行『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度及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地區成年男、女性吸菸率分別為50%及5.8%,成年男、女性嚼食檳榔率分別為17.5%及1.2%,而近五年成年人的吸菸及嚼食檳榔率並未明顯下降,且青少年的吸菸及嚼食檳榔問題除了日益嚴重外,更具有年輕化的趨勢。李蘭教授在1999年所做的台灣地區成人及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報告中,也指出青少年男、女性的吸菸率分別為11.3%及3.2%,同時12、 13歲青少年的吸菸率則高於15歲的青少年,女性18歲吸菸率甚至高於成人女性的各個年齡層,而青少年的吸菸率在高中時增加的速率異常快,15歲至17歲的女性由2%增加至7%。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的調查也指出國人肥胖人口比率高達12%。1993-1996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國人的脂肪攝取量過多,鈣及鐵質的攝取明顯不足,而在飲食型態方面,國人的奶類攝取不足,半數以上的民眾在蔬果方面的攝取不足,但肉類則攝取過多。研究指出脂肪攝取過多與乳癌的發生有相關性,因此如何改善國人的飲食型態,依照蛋白質、脂肪及醣類三大營養能符合均衡的飲食原則,而且又能獲取足夠的微量營養素,是預防癌症甚至是乳癌的有效預防措施。

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肥胖和不接受篩檢等均與乳癌的發生有關。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三項致癌因子-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和肥胖症等,在國內女性群體方面隨處可見,再加上台灣女性在教育、工作的投入和壓力下使得國人女性乳癌的發生率逐年攀升。1993-1996年及2005-2008年台灣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台灣女性肥胖的盛行率由12.7%增加到17.1%。衛福部2009年的調查結果也發現台灣女性天天攝取五蔬果的比率僅有37.4%。經濟合作發展組織也曾調查台灣女性的運動排名,在所有調查國家中殿後。近年國民健康署為了降低婦女乳癌的死亡率,所推行的乳房攝影篩檢計畫,在45-69歲的婦女同胞接受乳房篩檢比率僅有32.5%,遠低於經合組織國家平均值的61.5%,與韓國的58.9%乳篩比率更有大段落差,更不要和美國的80.4%篩檢率相比了!
流行病學的研究指出乳癌的發生風險,可依危險因子而區分為
(1) 高危險群:
有一側乳房曾得過乳癌者、具有特殊家族史、停經前得過兩側乳癌者,以及乳房切片檢查中發現有不正常細胞增生者,其致癌相對機率大於一般人的4倍。
(2) 中高危險群:
家族內母親或姊妹曾得過乳癌者、第一胎生育在三十歲以後、未曾生育者、停經後肥胖者或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患者和胸部曾接受過大量放射線照射者,得乳癌的相對機率大於一般人的2-4倍。
(3) 一般危險群:
具有中量飲酒習慣者、初經在12歲以前,以及在55歲以後才停經者,其發生乳癌的相對機率為一般人的1.1-1.9倍。
一般口服避孕藥或更年期接受荷爾蒙補充治療,被認為可能與乳癌發生有關。
民國100年席捲台灣的塑化劑風暴,讓大家頓時發現,日常生活所依賴的日用品從茶飲果汁到運動飲料、膠囊或錠狀保健食品中,塑化劑幾乎無所不在。中央研究院的研究也指出,國內乳癌患者年輕化且雌激素受體陽性比率高,可能與塑化劑的接觸有關。
中研院陳建仁副院長在2014年的「健康高峰論壇」中,指出國內女性乳癌發病年齡有「早發性」的特徵,約半數年輕乳癌病例沒有已知危險因子的暴露,但透過重疊病例對照研究,證實塑化劑中的「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會刺激雌激素的分泌,增加乳癌的罹患風險。相較於歐美,台灣屬於乳癌低發生率地區,但乳癌發生率在過去的30年卻增加了5.4倍,半數發生在停經前,發病年齡有「早發性」的特徵。而相較於西方年輕乳癌患者,國內的年輕乳癌病例卻明顯有較高的雌激素受體(ER)陽性表現,似乎與雌激素的過多暴露有關。雌激素除體內合成,環境中也有許多物質具荷爾蒙作用,稱為環境荷爾蒙,塑化劑即是環境荷爾蒙的主要來源。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已被國際癌症總署列為2B級的可能致癌因子,中研院的研究團隊比較乳癌病患尿液中所含DEHP 代謝物「乙基己基鄰苯二甲酸酯(MEHP)」濃度,發現乳癌患者明顯高於對照組,間接證明塑化劑可能有進一步催化乳癌發生的效果,此也可解釋為何台灣女性乳癌會有愈來愈多及年輕化的部分原因。

三、乳癌的篩檢
依據美國癌症學會建議,40歲以上婦女應每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及醫師體檢,20-39歲婦女應每3年接受一次醫師的體檢。但在歐洲建議50歲以上婦女每 2-3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檢查,如此約可降低35%的乳癌死亡率, 至於40-49歲婦女乳癌的篩檢效益仍存有爭議。目前國民健康署所推動的乳癌篩檢工作,係根據每1-2年給予一次乳房攝影檢查可降低50-69歲婦女乳癌死亡率21-34%的實證資料所訂定,而在2002年7月起開始試辦50-69歲婦女乳房篩檢計畫,先以問卷篩檢出高危險群,再轉介接受乳房攝影檢查,並自2004年7月起由健保局提供50-69歲婦女每2年一次的乳房攝影篩檢,2006年後再改為由公務預算補助,2009年則將篩檢對象擴大至45-69 歲,2009年45-69歲國人婦女兩年內曾接受過乳房攝影檢查者高達39.6萬人,而在篩檢中被發現為乳癌者有一半以上皆屬於零或第一期,遠比癌登資料所顯示的早期病例38%為高。顯然乳癌篩檢的工作,的確能有效地發揮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長期效益。

四、結論
癌登資料顯示,國內女性乳癌發生年齡高峰約在45-55歲間,國外的研究顯示,年輕婦女乳房較為緻密,乳房攝影檢查於年輕婦女的效果不如50歲以上的婦女,超音波檢查在臨床上雖證明對年輕婦女會有較高的敏感度,但因目前的超音波檢查結果皆來自於臨床病人而非一般社會大眾的篩檢,且部分婦女在接受檢查時皆已有一些臨床症狀如腫塊的出血等,導致超音波的實際效用被扭曲放大,因此超音波應用於年輕婦女的乳癌篩檢效益,仍有待研究評估。2006年胡立諄等在台灣地理資訊系統第四期發表〝台灣女性癌症的空間分析〞一文中指出台灣女性乳癌的發生率有明顯的空間聚集特徵。吾人知道癌症的發生原因中14%與遺傳基因,9%與環境危險因子,77%與個人的生活型態有關,癌症的發生除了個人及時間之間的變化,如遺傳因子、個人習慣外,尚有地方空間的因素如環境危險因子的暴露,社經條件地區不均所導致各種健康危害因素的產生等。依據胡文的研究指出,1995-1998年的女性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空間聚集值為15.91,為各類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而且明顯的此種聚集發生在台北市及台北周邊地區的都會區中。
有關乳癌發生的流行病學因子,除了遺傳因素外,個人的健康行為如服用避孕藥、更年期荷爾蒙補充治療及脂肪的攝取量高者皆是屬於乳癌發生的高危險群。在環境方面,汙染物質的暴露在都會地區也較鄉村地區高,而都會地區所具有的空間狹窄、擁擠及壓力等更是成為都會地區乳癌發生及死亡聚集的因素之一。近年來由於石化工業產物的大量問世及應用於家庭社會生活上,導致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的接觸及暴露,使得台灣地區近三十年來的女性乳癌發生率有著異常現象,如早發和較西方高比率的ER陽性病例發生,因此如何在個人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環境的管控當中,避免一些乳癌發生的危險因子在環境中釋放和汙染以及接觸,是整個社會必須嚴肅思考的課題。
隨著生活型態、飲食習慣的日漸西化,國內婦女乳癌的發生愈來愈多,雖然乳癌治療成績愈來愈好,但因國人性格相對保守,多數婦女乳癌發生時疾病為侵襲性且後期的比率較高,因此除了診治和新藥發展的研發改善外,鼓勵婦女同胞自我檢查,勇於參與乳癌篩檢活動,及建立正確的健康生活型態,是勵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和預防勝於治療,及改善乳癌發生和減少死亡率威脅的不二法門。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乳癌的病理報告要注意什麼?

本文出自癌症新探46期

台北榮民總醫院 一般外科 蔡宜芳醫師

2011 五月 13

乳癌的發生人數逐年攀升,一旦得知自己被診斷為乳癌,除了配合醫師安排檢查與治療外,病患應對自己的腫瘤型態有充分的認知,選擇對自己最適合的治療。同樣是乳癌,可以根據荷爾蒙接受體或基因過度表現的有無而分為不同的亞群,預後不盡相同,治療的方向與可應用的藥物也有差異。現行的國際治療共識也依據一些臨床病理特徵,給予後續治療的用藥建議。也因此,病理報告的重要性不只是知道腫瘤分類是哪一種而已,還告訴臨床醫師與病患許多可供參考的重要資訊。面對乳癌,唯有充分了解您的腫瘤型態與行為是什麼,才能知己知彼。究竟在閱讀病理報告時需注意哪些重點呢?以下簡單說明在求診過程中,病患可能會遇到的有關病理報告的問題。

一、細胞學檢查
如果臨床上摸得到腫塊或超音波下可見低迴音區域,醫師可能會使用細針施行抽吸細胞學檢查,以抽取少量組織或脫落的細胞,好處是過程快速簡單,可以初步得知腫瘤是否為惡性,缺點是不一定可以拿到足夠細胞來診斷,也很難區分病灶屬於侵犯癌或原位癌。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特異性可接近100%,但偶爾仍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出現,需要配合臨床觸診和影像學檢查綜合判斷。細針抽吸最大的功能是用來確認惡性病灶而非用來診斷良性病灶,因此,細胞學檢查即使是良性診斷而臨床上仍懷疑惡性時,仍需做進一步粗針穿刺或切片檢查來確認才是。

二、乳癌的組織病理
不論是利用粗針穿刺或手術切片,所取得的組織在顯微鏡下的病理發現,有許多因子跟臨床預後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閱讀病理報告時應注意下列幾項:

1.組織型態/病理分類
乳癌的組織型態首先得區分為非侵襲性或侵襲性癌,非侵襲性即所謂的原位癌,原位癌的預後比侵襲性癌好很多,5年存活率幾乎可以達99%,甚至100%,而原位小葉癌(LCIS)更因為預後良好,追蹤15年發展為侵襲性癌的機會約只有21%,臨床上被認為可以當作一種生物標記來看待。侵襲性癌以侵襲性腺管癌佔最多,預後也較差,其他如管狀癌、黏液性癌等預後則較佳。

2.腫瘤大小
指整個腫瘤的範圍大小(腫瘤大小與臨床疾病分期有關,也就是TNM系統中的“T”)。若為原位癌,不管整個腫瘤多大,臨床病理分期都只能算為零期(Tis),但原位癌範圍越大,越有機會合併侵襲性癌,需仰賴病理醫師仔細地檢視標本的所有範圍,避免遺漏侵襲性癌的存在,尤其有時會出現小於0.1公分的侵襲性癌,亦即所謂的顯微侵襲(microinvasion,T1mic),只有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此外,T1是指腫瘤小於2公分,臨床分期多屬於第一、二期;腫瘤介於2到5公分屬T2;大於5公分以上為T3,出現T2和T3病灶則臨床分期至少是第二期以上;若腫瘤大於5公分,臨床上又合併有皮膚病灶或胸大肌的浸潤則歸屬T4,臨床分期至少是第三期以上。

3.分級(grading)
腫瘤細胞分級是對腫瘤細胞分化程度的評估,分為三級。現行的方法是依據腺管形成的比例、細胞核型態及細胞分裂數目的多寡給予不同程度的計算分數,再將分數相加得到總分,總分3-5屬於第一級,6-7屬於第二級,8-9屬於第三級。等級越高,分化程度越差,5年存活率較差,無疾病存活期也較短。

4.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
指在淋巴管或動靜脈的管腔中發現有腫瘤細胞的浸潤,文獻上認為有淋巴血管侵犯的腫瘤較具侵襲性,容易有淋巴結轉移或遠端轉移的機會,預後也較差。

5.淋巴結轉移
腋下淋巴結是否有轉移,在乳癌的治療上一直是很重要的一環,2002年AJCC第六版將TNM系統中的“N”改為以淋巴結轉移的數目來區分,N0指沒有腋下淋巴結轉移,N1指有1-3顆淋巴結轉移,N2為4-9顆淋巴結有發現轉移現象,若有10顆以上淋巴結轉移,則定義為N3。傳統的腋下淋巴結廓清術會將胸小肌外側(level I)及下方(level II)的淋巴結全數清除,病理報告中所判讀的淋巴結總數至少須大於10顆以上,淋巴結轉移的數目才具可信性。若手術中採行先哨淋巴結切片術,淋巴結判讀總數則不在此限。先哨淋巴結切片術因為只有拿少數幾顆淋巴結,病理醫師可以系列細切,增加了發現顯微轉移的機會,顯微轉移亦即小於0.2公分的轉移部份,目前臨床意義尚未釐清。

6.邊緣狀態
侵襲性癌施行乳房保留手術或原位癌施行廣泛性切除的病理報告會增列此項,主要原因是只切除部分乳房的手術,邊緣建議距離腫瘤部份達1公分以上,若邊緣小於1公分,在顯微鏡下病理醫師會列出腫瘤細胞與邊緣的最近距離有多少,再由臨床醫師判斷是否要再行手術切除更多的邊緣,或行放射線治療等等。

7.荷爾蒙接受體(ER/PR)
乳癌與荷爾蒙接受體的表現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大量的文獻報告早已證實荷爾蒙接受體是一重要且獨立的預後因子。雌激素接受體(estrogen receptor, ER)及黃體素接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 PR)的判讀在本院從2001年起已是病理報告的標準項目。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 IHC)判讀荷爾蒙接受體在組織內表現的程度,再依此決定是否給予如tamoxifen或芳香環酶抑制劑等荷爾蒙治療。

8.HER2/neu
HER2/neu其結構是一橫跨細胞膜的接受體,乳癌的病患約有25%具有HER2/neu腫瘤基因過度表現的情形,在治療上提供了良好的標的。現行以IHC染色法作為判讀HER2/neu的常規方法,由於IHC染色法有時仍會有偽陽性或偽陰性的情形,美國的NCCN治療共識中建議操作及判讀的實驗室須定期接受檢測以確認方法及判讀品質無誤,在這樣的實驗室中若結果為0或1+即代表HER2/neu陰性,3+為HER2/neu陽性,若結果為2+則建議再做螢光原位雜交技術(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確認腫瘤基因是否有過度表現。HER2/neu陽性的病患在統計上來說,預後較陰性病患來得差,但在其單株抗體trastuzumab (Herceptin)應用於臨床之後,顯著改善了HER2/neu陽性患者的存活率及無疾病存活期。也因此,HER2/neu的表現與否在臨床上是決定是否使用標靶治療的關鍵之一。

以上只簡單列出目前歐美的治療共識中,與病理報告有關、同時會決定治療方向的幾項重要參考依據。事實上,病理醫師所列的報告內容往往更詳細,包括腫瘤壞死、顯微鈣化點、特殊染色等,這些內容以後是否也是重要的預後因子,則留待未來更多研究來證實。簡言之,閱讀病理報告時,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數目決定了臨床分期;荷爾蒙接受體及HER2/neu表現與否則決定除了化學治療之外,是否需給予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而腫瘤分化程度、淋巴血管侵犯之有無等等,則幫助臨床醫師判定病患的乳癌風險高低,從而決定是否需要化學治療或化學治療該給何種處方。乳癌的治療因為研究的蓬勃發展而有顯著的進步,發現罹患乳癌之後,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應該積極面對並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才有機會戰勝它!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