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醫病理中區服務中心
中區委託代檢業務諮詢窗口: 聯絡人:陳定安 經理 :王美滿 專員 0919-012959 電子信箱 : pathobiopsys@yahoo.com.tw 聯絡收檢專線: 04-22628519 中區服務中心: 402台中市南區東興路一段25巷8號 全方位/品質佳/效率高/服務好 健保局特約代檢機構~4501020028 統編:99959329 中區聯醫病理服務中心

目前分類:蟲媒傳染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th1  

地方性斑疹傷寒

 

地方性斑疹傷寒是由立克次體所引起的疾病,這種病原體會經由鼠蚤或貓蚤叮咬而傳播給人類。地方性斑疹傷寒在各年齡層的致死率依年齡而增加,但均小於1%。

> 疾病資訊

傳播方式:

原本就帶有立克次體的鼠蚤或貓蚤在吸人血時,立克次體透過叮咬部位的傷口進入人體而感染地方性斑疹傷寒。也曾經有病例是因為吸入乾燥的蚤糞而感染。
目前在自然界中,小袋鼠、貓和老鼠等動物都會感染立克次體,這些動物身上的蚤類就可能傳染地方性斑疹傷寒給人類。

潛伏期:

地方性斑疹傷寒的潛伏期約1至2週,通常為12天。

發病症狀:

感染地方性斑疹傷寒的患者大部分有頭痛、惡寒、疲勞、發燒、全身疼痛和出疹等現象,但是症狀都比流行性斑疹傷寒溫和。

預防方法:

「預防被跳蚤叮咬」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
1. 清除鼠類及蚤類,滅蚤須在滅鼠之前或同時進行。因為老鼠死亡時,其寄生之跳蚤有可能跳到人類身上繼續吸血。
2. 防止流浪動物進入家中及辦公場所。
3. 用吸塵器打掃家裡。
4. 若家中有養寵物需經常洗澡、剪毛,並用蚤梳將跳蚤除去。
5. 不讓鼠來:封住屋子周圍之老鼠洞及所有空隙,以防止老鼠進入。
6. 不讓鼠吃:將食物與飲水收藏於適當的封閉容器內,以免引來老鼠覓食而造成污染。
7. 不讓鼠住:住家內外避免堆積雜物、清除廢棄物並拔除雜草、垃圾必須密封加蓋並儘速包妥清運、廚餘菜餚不可倒入溝內、倉庫儲藏室定期清理。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目前針對地方性斑疹傷寒的治療方式主要是抗生素療法。
如果被蚤類叮咬後出現頭痛、惡寒、疲勞、發燒、全身疼痛和出疹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蚤類叮咬史。

預防接種建議:

地方性斑疹傷寒目前尚無有效可施打之疫苗。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14 Mon 2014 20:37
  • 鼠疫

th1  

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所造成的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又名黑死病。鼠疫桿菌會藉囓齒類動物身上跳蚤(如印度鼠蚤)之叮咬而傳播,造成各種動物及人類的感染。
最初症狀是跳蚤咬傷部位附近的淋巴腺發炎,經常發生於鼠蹊部,受感染的淋巴腺發炎、紅腫、壓痛且可能流膿,並伴隨發燒。
依感染方式及部位的不同,可將鼠疫可分為腺鼠疫、原發性肺鼠疫、次發性肺鼠疫、咽鼠疫及原發性敗血性鼠疫等。

> 疾病資訊

傳播方式:

(一) 經由被鼠疫桿菌感染之跳蚤(尤其是印度鼠蚤)叮咬,或是人類處理被感染動物(如老鼠和家兔)的組織時,不慎接觸其膿液而感染。
(二) 腺鼠疫原本不會藉由空氣直接由人傳染人,但是當鼠疫桿菌引起敗血症後,鼠疫桿菌可侵入肺部造成次發性肺鼠疫。
(三) 次發性肺鼠疫患者經由空氣散播,傳染給其他人,被傳染的病患就會罹患原發性肺鼠疫。
(四) 而若食入受感染動物之組織,則會引起咽鼠疫。

潛伏期:

通常為1-7天。原發性肺鼠疫為1-4天。

發病症狀:

依照感染方式及部位的不同,可將鼠疫可分為:
(一) 腺鼠疫:臨床症狀主要有發燒、肌肉痛、關節痛、頭痛、腹痛和虛弱,伴隨疼痛性鼠蹊部淋巴結腫大。周圍組織也會變成腫脹、皮膚表面常有明顯發熱、發紅,而被跳蚤咬的位置會以皮疹、膿或潰瘍呈現。
(二) 原發性肺鼠疫:其病程發展快速,高致死率,臨床表徵有寒冷、發燒、頭痛、肌肉痛、頭昏、眼花、咳嗽、胸痛、咳血、呼吸困難、呼吸衰竭。
(三) 次發性肺鼠疫:可造成肺炎、縱膈炎或引起肋膜積液。
(四) 咽鼠疫:是由於食入受感染組織,而引發咽炎。
(五) 原發性敗血性鼠疫:較為罕見,但致死率近100%。其敗血症進展快速,有寒顫、發燒、嚴重頭痛、噁心、嘔吐的症狀,有時嚴重時會在48小時內死亡。患者全身皮膚成紫黑色,因此鼠疫又叫黑死病。

預防方法:

(一) 避免被跳蚤叮咬,避免暴露於肺鼠疫病患的活動地區,避免直接接觸病患具感染性之組織。
(二) 防止囓齒類動物進入住屋並避免接觸及處理其死屍,如發現屍體請報告衛生當局。
(三) 清除鼠類及蚤類,滅蚤須在滅鼠之前或同時進行。因為老鼠死亡時其寄生之跳蚤有可能跳到新的宿主(人)繼續吸血。
(四) 來自疫區之輪船或港區倉庫須防鼠、滅鼠及滅蚤。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及早使用抗生素治療鼠疫,可顯著降低致死率。當身體出現發燒、寒顫、頭痛、局部淋巴腺腫、虛脫及白血球增多等症狀,並有鼠疫流行地區旅遊史且曾接觸齧齒類動物或遭跳蚤叮咬時,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動物接觸史及旅遊史等訊息,以及早獲得妥適的治療。

預防接種建議:

鼠疫死菌疫苗可提供數月防護力,適用於高發病率地區的居民、旅客、處理鼠疫桿菌或被感染動物的實驗室人員或防疫人員,但需搭配其他防護方法一併使用。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1

屈公病

 
 

屈公病是一種由屈公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給人類。
屈公病的症狀與登革熱非常類似,但和登革熱與其他蚊子所傳播的傳染病不同的地方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有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病患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週或數月,因此Chikungunya在非洲的土著語言中,就是指「痛的將身體彎起來」。

  

> 疾病資訊

傳播方式:

屈公病毒是透過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將病毒傳播到健康人身上,斑蚊以外的蚊種,也有可能是傳播的媒介。

潛伏期:

典型屈公病的潛伏期最短為2天,最長可達12天,一般為3至7天。

發病症狀:

感染屈公病大部分會出現發燒、頭痛、疲勞、噁心、嘔吐、肌痛、出疹及關節痛,與登革熱的症狀非常類似。

預防方法:

「預防蚊蟲叮咬」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
(一)戶外活動時須使用防蚊液。建議使用含DEET的防蚊液,並依照標示說明使用。
(二)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時,應穿著長袖衣褲,衣服上應噴灑防蚊液,以增強保護效果。
(三)至流行地區活動時,應選擇裝有紗窗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
(四)清除孳生源。
(五)如果感染屈公病,要待在蚊帳內或室內,避免蚊子叮咬造成更進一步的傳染。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目前沒有針對屈公病毒的藥物,主要是依病情給予支持性療法;若出現疑似屈公病症狀,請儘速就醫。

預防接種建議:

屈公病目前尚無有效可施打之疫苗。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1  
裂谷熱

 

主要流行地區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與馬達加斯加島。
2000年9月首次在非洲以外的沙烏地阿拉伯和葉門爆發裂谷熱流行。

> 疾病資訊

傳播方式:

如果被帶有裂谷熱病毒的昆蟲叮咬或直接接觸已感染裂谷熱病毒的動物,就可能感染裂谷熱。

裂谷熱病毒主要感染的動物依次為綿羊、牛、水牛、山羊、駱駝、馬及驢,其中綿羊、山羊及牛等家畜受到感染後,會產生大量的病毒在牠們的血液中,當接觸這些具有大量病毒家畜的血液或體液,或接觸到受污染的肉類與乳品,就可能感染裂谷熱。此外,實驗室樣本也可能經由空氣微粒傳播。

潛伏期:

通常約2-15天。

發病症狀:

感染裂谷熱的病人通常會發生持續約一週內的發熱症狀,典型的症狀類似登革熱。

症狀包括:發燒、頭痛、疲勞、關節痛、肌肉痛,有時會有噁心、嘔吐,部分會出現結膜炎及畏光的現象,也可能會有視網膜炎、腦膜腦炎或致死性的出血性症狀。

預防方法:

1.養成清除容器內積水的習慣,以避免積水容器變成病媒蚊的孳生源,在住屋加裝紗窗及紗門。
2.如果赴裂谷熱高風險地區出遊時,除了應該穿著淺色的長袖衣服與長褲,在裸露部位要塗抹含DEET(敵避)之衛生署許可防蚊藥品,並依照藥品說明書正確使用,以避免被病媒蚊叮咬。
3.對高風險地區內高感染風險的動物施打疫苗,以預防疫情流行。
4.在高風險地區工作的人,應該避免接觸可能感染動物的體液或血液,並且避免食用生肉或未消毒的乳品。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目前針對裂谷熱病毒,並沒有已證實療效的特效藥物,良好的支持性療法可幫助絕大部分的病人渡過難關。

如果被病媒蚊叮咬後出現發燒、頭痛、疲勞、關節痛、肌肉痛,有時會有噁心、嘔吐,部分會出現結膜炎及畏光的現象,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

預防接種建議:

目前雖然已經有人類使用的裂谷熱疫苗,但是仍未正式通過許可與上市,所以目前只針對於容易暴露在裂谷熱病毒環境之高危險群使用。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1  
萊姆病

 

萊姆病是伯氏疏螺旋體所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是經由被感染的蜱(俗稱壁蝨)所叮咬而感染,並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包括人類、鼠類、狗、貓、牛、馬及鹿等哺乳類動物,都可能得到萊姆病。近年來臺灣的病例都是在國外罹病後,在臺灣被檢驗出來的境外移入個案。

> 疾病資訊

傳播方式:

萊姆病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在自然界中,蜱蟲主要寄生在野外的鼠類身上,人類是因為被感染的蜱蟲叮咬而感染致病。

潛伏期:

被感染蜱叮咬後3至32 天(平均7至10天),會出現遊走性紅斑。

發病症狀:

頭痛、發燒、淋巴腺腫大、肌肉疼痛、喉嚨痛、頸部僵硬、遊走性紅斑,病程進展到後期會出現神經根發炎。

預防方法:

一、個人保護措施:至戶外活動或工作時,宜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以避免被具傳染性的蜱附著叮咬。
二、在萊姆病高風險地區活動時,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之蚊蟲忌避劑 / 防蚊藥劑(含化學成份DEET)。
三、活動結束後應檢查全身是否遭硬蜱叮咬或附著,並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若發現遭硬蜱叮咬,應儘速用鑷子夾住蜱的口器,小心地、輕輕地將蜱摘除,避免其口器斷裂殘留於體內,並用肥皂沖洗叮咬處,即可降低感染的機會。

四、注意周圍環境,請勿接觸鼠類、不明來源的寵物或野生動物,以避免被動物身上帶有的蜱蟲叮咬。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如果出現遊走性紅斑等疑似萊姆病的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或特殊的暴露史。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1  
西尼羅熱

 

西尼羅熱是一種由西尼羅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西尼羅病毒最早是從1937年烏干達一名發燒婦女身上發現,主要流行地區在非洲的部分地區、地中海地區北部、西亞地區及美洲,也曾經在埃及、以色列、印度、法國、羅馬尼亞、捷克等國流行。


> 疾病資訊

傳播方式:

病媒蚊因為叮咬帶有西尼羅病毒的鳥類而受到感染,受病毒感染的病媒蚊可再叮咬人類或其他哺乳動物(主要是馬匹)使其感染西尼羅病毒。

在台灣可能傳播西尼羅熱的蚊種以熱帶家蚊等家蚊屬為主。
西尼羅熱也可經由器官移植或是輸血而傳染,或是受到感染的媽嗎經由胎盤或哺乳傳染給幼童,也曾經因為發生因實驗室人員操作不慎而被感染的案例。

潛伏期:

典型西尼羅熱的潛伏期約2-15天。

發病症狀:

通常西尼羅熱病人會有包括發燒、頭痛、疲倦、關節疼痛、肌肉酸痛、紅疹、淋巴腺腫大、腸胃道症狀(如嘔吐或腹瀉),嚴重者會有腦膜炎、腦炎及急性無力性麻痺症候群等症狀。

預防方法:

(一)做好清除容器內積水的習慣,以避免積水容器變成病媒蚊的孳生源,在住屋加裝紗窗及紗門。
(二)到西尼羅熱高風險地區出遊時,除了應該穿著淺色的長袖衣服與長褲,在裸露部位要塗抹含DEET(敵避)之衛生署許可防蚊藥品,並依照藥品說明書正確使用,以避免被病媒蚊叮咬。
(三)如果發現死亡的鳥類,請勿直接接觸與清除。如發現大量禽鳥死亡,請與當地衛生或農政主管機關聯絡處理。
(三)自西尼羅病毒流行區離境日起,回國後請暫緩捐血一個月,以防範輸血傳染西尼羅病毒。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目前針對西尼羅病毒,並沒有已證實療效的特效藥物,良好的支持性療法可幫助絕大部分的病人渡過難關。
如果被病媒蚊叮咬後出現發燒、頭痛、疲倦、關節疼痛、肌肉酸痛、紅疹、淋巴腺腫大、腸胃道症狀的現象,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

預防接種建議:

西尼羅熱目前尚無有效可施打之疫苗。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1  


日本腦炎

 
 

日本腦炎是由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給人類。
臺灣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為主,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的5至10月,病媒蚊一天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黎明和黃昏的時候。
感染日本腦炎的患者大部分是沒有症狀的,少部分的病患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症狀,嚴重者則會出現頭痛、高燒、痙攣、抽搐或昏迷等症狀,最後可能導致神經、精神性後遺症或死亡。日本腦炎的恢復期較長,所造成的神經性後遺症包括語言障礙等,精神性後遺症則以脾氣暴躁、性格不正常為主。

> 疾病資訊

傳播方式:

日本腦炎病毒是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染,如果被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的病媒蚊叮咬了以後,就可能會感染日本腦炎,但是日本腦炎不會直接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傳染。

潛伏期:

典型日本腦炎的潛伏期約5至15天。

發病症狀:

日本腦炎患者通常在經過5至15 天的潛伏期後出現臨床症狀,其典型的病況可分為四個時期:
(一)前驅期:此時期的症狀發作快,主要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發燒或輕微呼吸道感染症狀。
(二)急性期。
(三)亞急性期。
(四)恢復期:此時期的病患大部分會有神經功能缺損。

預防方法:

(一)依規定時程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二)居家預防:家中應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最好使用蚊帳,避免蚊蟲叮咬。
(三)做好個人保護措施:應避免在黎明和黃昏等病媒蚊活動的高峰期,於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的附近活動;並宜穿著淺色的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生署核可的防蚊藥劑,以降低感染的風險。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目前沒有針對日本腦炎病毒的有效藥物,大多採取支持性療法。

預防接種建議:

目前政府提供出生滿15個月的幼兒應接受2劑疫苗注射,其間相隔2週,隔年再接種第3劑,自102年起,滿5歲以上之兒童需於國小入學前完成第4劑疫苗接種。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1  

登革熱

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像這樣有點熱、又有點溼的環境,正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所以如果稍微不注意,很容易就會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
登革熱( Dengue fever),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並且依據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分為Ⅰ、Ⅱ、Ⅲ、Ⅳ四種型別,而每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
如果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的病毒具有終身免疫,但是對於其他型別的登革病毒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通常約為2-9個月之間),過了這段期間以後,還是有可能再感染其他型別。例如以前曾得到過第Ⅰ型登革熱,雖不會再得到第Ⅰ型登革熱,但之後仍有可能還會得到第Ⅱ、Ⅲ、Ⅳ型等三型的登革熱。
一般我們所談的登革熱,通常指的是典型登革熱(classic dengue fever)。但自1953年開始,在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越南等各地,都陸續出現了一種登革熱,主要發生於3~10歲的兒童間,這比典型的登革熱較為嚴重,並且會出現出血性徵兆的現像,所以又稱之為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DHF);更嚴重一點,甚至會導致休克的情形,所以又稱為登革休克症候群(dengue shock syndrome, DSS),或是續發性登革熱(secondary dengue)。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主要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但隨著全球化發展逐漸便利,各國之間相互流通及往返也趨於頻繁,自1980年代之後,登革熱也開始有向各國蔓延的趨勢,也逐漸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了。

> 疾病資訊

傳播方式:

登革病毒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而是人在受到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後,經過約3至8天的潛伏期(最長可達14天)後,開始發病。患者在發病時期,血液中已存在登革病毒,此時如又被病媒蚊叮咬,此登革病毒在病媒蚊體內增殖8至12天後,不僅讓這隻病媒蚊終身帶有傳播登革病毒的能力,而當牠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另一個健康的人也會受到登革熱的感染。

我們如果被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咬了以後,就可能會感染登革熱。

登革病毒並不會直接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互動而傳染,而是透過病媒蚊(主要是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在叮吮了帶有登革病毒的人體血液後,登革病毒進入蚊體體腔,又進入蚊子的唾液線,當牠再叮吮其他人體之後,就會將登革病毒帶到另一個人的身體體內,使得另一個健康的人也會受到登革熱的感染。

登革熱傳播方式

台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這些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其中埃及斑蚊的胸部兩側具有一對似七弦琴的縱線及中間一對黃色的縱線,喜歡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人為所造成積水的地方;白線斑蚊則是中胸楯板部位中間,有一條白色且明顯的縱紋,並比較喜歡棲息於室外。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外出時可要特別留意!

登革熱病媒蚊

潛伏期:

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3至8天(最長可達14天)。

在登革熱的潛伏期間。病人血液中存有登革病毒(這時期稱作病毒血症期),是病毒是最容易傳染的時候。如果感染者在這個時期被斑蚊叮咬,那麼這隻斑蚊將感染登革病毒,而這個病毒在蚊體內經過8-12天的增長繁殖,這隻斑蚊就會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一般來說,會叮人的蚊子的壽命約為一個月左右)。當牠再叮咬其他人時,就會把蚊內的登革病毒傳染給另一個人,使下一個人在經過3至8天的潛伏期,也會發病。

登革熱的潛伏期

發病症狀:

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有些人感染登革熱時,症狀輕微,甚至不會出現生病症狀。而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則是會有突發性的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然而,若是先後感染不同型別之登革病毒,有更高機率可能成為「登革出血熱」,登革熱出血熱除上述典型登革熱症狀外,另會有明顯的出血傾向,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50%,所以民眾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登革熱依病情嚴重程度可區分典型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而其典型症狀敘述如下:

典型登革熱:

一般人感染登革熱,會有高燒、全身酸痛等症狀,由於類似感冒,經常會被忽略。惟需注意的是:典型登革熱除了有突發性的高燒(≧38℃),且還會有肌肉、骨頭關節的劇痛、轉動眼球或按住眼球時,前額及後眼窩會感覺特別的痛,所以常常會聽到老一輩的人會提到「斷骨熱」或「天狗熱」,其實指的就是登革熱。此外,登革熱有時候,也會伴隨皮膚出疹的情形(先發生於胸部及軀幹,而後擴散至四肢和臉部),而像這樣的皮疹,常會令人感到無比的搔癢跟疼痛,也是跟一般的感冒及過敏不同的地方。

登革出血熱:

登革熱有四種病毒型別,第一次感染某型發病後,可引起身體對該型病毒的終身免疫。但若又感染到不同型的登革熱病毒時,將可能發生「出血性登革熱」,它與典型登革熱的症狀相當類似,會有:發燒、頭痛、肌肉痛、噁心、嘔吐、全身倦怠、情緒顯得煩躁不安等,但兩者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後者會有並有明顯出血現象(如:皮下點狀出血、腸胃道出血、子宮出血、血尿等),這是典型登革熱較為少見的症狀;當登革出血熱之血漿滲出很多時,病患會呈現四肢冰冷、脈搏加快、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此時又稱為「登革休克症候群」。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達到50%,所以可千萬不能以掉以輕心!

登革熱發病症狀

預防方法:

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且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並無選擇性,一旦有登革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眾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此外,民眾平時也應提高警覺,了解登革熱的症狀,除了發病時可及早就醫、早期診斷且適當治療,亦應同時避免再被病媒蚊叮咬,以減少登革病毒再傳播的可能。

(一)一般民眾的居家預防:

家中應該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最好掛蚊帳,避免蚊蟲叮咬清除不需要的容器,把不用的花瓶、容器等倒放。家中的陰暗處或是地下室,可噴灑合格之衛生用藥,或使用捕蚊燈。家中的花瓶和盛水的容器必須每週清洗一次,清洗時要記得刷洗內壁。放在戶外的廢棄輪胎、積水容器等物品馬上清除,沒辦法處理的請清潔隊運走。平日至市場或公園等戶外環境,宜著淡色長袖衣物,並在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膏)。

(二)清除孳生源四大訣竅-澈底落實「巡、倒、清、刷」:

1.「巡」─經常並且仔細巡檢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

2.「倒」─將積水倒掉,不要的器物予以分類或倒放。

3.「清」─減少容器,留下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

4.「刷」─去除斑蚊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三)感染登革熱民眾,應配合的事項:

(對病人、接觸者及周圍環境之管制)

如果發現疑似感染登革熱之患者,通報地方衛生主管機關。患者應於發病後5日內預防被病媒蚊叮咬,且病房應加裝紗窗、紗門、 或噴灑殺成蚊藥,病人應睡在蚊帳內。防疫單位應進行強制附近的孳生源清除工作,並依相關資料綜合 研判後,經過評估,如有必要,實施成蟲化學防治措施。登革熱患者周遭可能已有具傳染力病媒蚊存在,所以應調查患者發病前2週以及發病後1週的旅遊史(或出入場所),確認是否具有疑似病例。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由於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登革熱,所以感染登革熱的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師的囑咐,多休息、多喝水、適時服用退燒藥,通常在感染後兩週左右就可自行痊癒。

此外,對於較嚴重的患者,一般會採「支持性療法」,就是提供患者抗生素,或是注入營養液等藥物治療,藉這種方式來協助感染登革熱的患者恢復體力或增強抵抗力。

預防接種建議:

登革熱目前尚無有效可施打之疫苗。

【登革熱疫苗小常識】

登革熱疫苗其實從1970年代即已展開研究,但因為登革熱病毒共有四種型別,所以在疫苗研發時,必須考量能夠同時符合對抗四種型別病毒的保護力。

但疫苗難免會有副作用,在登革熱疫苗的試驗中發現,單一型別疫苗的副作用很輕微,但四種型別疫苗的副作用卻常發生且較嚴重;此外,只要疫苗缺乏其中一型抗體,一旦被感染到缺乏的那種病毒時,反而更容亦增加登革出血熱的發生機率、疾病嚴重性(毒力)與流行的潛在危機等。

因此,在尚未有經人體試驗證實安全、有效的登革疫苗被核准上市前,建議民眾應加強自身的防蚊措施,並積極清除積水容器,杜絕病媒蚊孳生才是防治登革熱的根本之道。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