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  
裂谷熱

 

主要流行地區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與馬達加斯加島。
2000年9月首次在非洲以外的沙烏地阿拉伯和葉門爆發裂谷熱流行。

> 疾病資訊

傳播方式:

如果被帶有裂谷熱病毒的昆蟲叮咬或直接接觸已感染裂谷熱病毒的動物,就可能感染裂谷熱。

裂谷熱病毒主要感染的動物依次為綿羊、牛、水牛、山羊、駱駝、馬及驢,其中綿羊、山羊及牛等家畜受到感染後,會產生大量的病毒在牠們的血液中,當接觸這些具有大量病毒家畜的血液或體液,或接觸到受污染的肉類與乳品,就可能感染裂谷熱。此外,實驗室樣本也可能經由空氣微粒傳播。

潛伏期:

通常約2-15天。

發病症狀:

感染裂谷熱的病人通常會發生持續約一週內的發熱症狀,典型的症狀類似登革熱。

症狀包括:發燒、頭痛、疲勞、關節痛、肌肉痛,有時會有噁心、嘔吐,部分會出現結膜炎及畏光的現象,也可能會有視網膜炎、腦膜腦炎或致死性的出血性症狀。

預防方法:

1.養成清除容器內積水的習慣,以避免積水容器變成病媒蚊的孳生源,在住屋加裝紗窗及紗門。
2.如果赴裂谷熱高風險地區出遊時,除了應該穿著淺色的長袖衣服與長褲,在裸露部位要塗抹含DEET(敵避)之衛生署許可防蚊藥品,並依照藥品說明書正確使用,以避免被病媒蚊叮咬。
3.對高風險地區內高感染風險的動物施打疫苗,以預防疫情流行。
4.在高風險地區工作的人,應該避免接觸可能感染動物的體液或血液,並且避免食用生肉或未消毒的乳品。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目前針對裂谷熱病毒,並沒有已證實療效的特效藥物,良好的支持性療法可幫助絕大部分的病人渡過難關。

如果被病媒蚊叮咬後出現發燒、頭痛、疲勞、關節痛、肌肉痛,有時會有噁心、嘔吐,部分會出現結膜炎及畏光的現象,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

預防接種建議:

目前雖然已經有人類使用的裂谷熱疫苗,但是仍未正式通過許可與上市,所以目前只針對於容易暴露在裂谷熱病毒環境之高危險群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的頭像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