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族群 五成檢出大腸瘜肉
年輕人要小心大腸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去年舉辦「追捕瘜肉」大作戰,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民眾中,30至39歲族群有五成發現大腸瘜肉,與後天生活型態息息相關。醫師建議,愛吃紅肉、飲食偏好高熱量、高脂肪、屬於久坐少動型等民眾,40歲就應進行糞便潛血篩檢。
32歲洪小姐目前是學生,幾乎都在外用餐,蔬果攝取不足。去年連續兩周血便、腹痛,到醫院檢查,發現長了兩顆易癌化為大腸癌的瘜肉。
醫師對於她年紀輕、作息正常,沒有瘜肉或是大腸癌家族史,卻出現致癌瘜肉感到訝異。
33歲吳小姐是上班族,三餐都外食,喜歡吃肉,長時間排便不固定,有便秘。去年10月因為血便就醫,大腸鏡檢查發現一顆瘜肉,由於吳小姐的母親也有瘜肉病史,醫師建議母女每兩年都要作大腸鏡檢查追蹤。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去年舉辦追捕瘜肉大作戰,鼓勵民眾早期篩檢,切除瘜肉,在701名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民眾中,有57%發現瘜肉。
同時30到39歲的年輕族群,五成經大腸鏡找到瘜肉,僅有9%有家族史,推測與吃太多紅肉、高熱量、高動物脂肪食物,以及低纖維、少蔬果、久坐少動等生活型態有關。
賴基銘說,現行政府提供50到74歲的民眾,每兩年免費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如果生活習慣不佳,有家族史的年輕人,應該提前於40歲起篩檢,避免瘜肉找上門。
全文網址:
30歲族群 五成檢出大腸瘜肉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59985.shtml#ixzz2wVRBV46n Power By udn.co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