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發展和我國的現況
1930 Papanicolaou首次發現子宮頸抹片可以早期診斷婦女的子宮頸癌,稱為PAP smear 檢查,到1950年後北美洲才開始進行有規律的篩檢,1960年後美國才有正式培養細胞學技術員(cytotechno logist)的學校,過了15年後,加拿大、澳洲、日本、歐洲的專業學校才陸續成立。在臺灣子宮頸癌一直高居婦女癌症發生的第一位,然而子宮頸癌卻是婦女癌症中最容易早期發現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是一種即方便又有效的方法。鑒於此,政府機關衛生署隨於84年開始委託國內大型醫院台大、榮總負責專業技術員和病理醫師的培訓,分別成立合乎規定的實驗室約200家。85年開始由政府部門編列預算,針對30歲以上婦女,每年免費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并對全國近兩百家實驗室進行品質管控,全國電腦連線由公衛所監控與追蹤在經過近10年的努力,目前的篩檢率已提高到30-50%(歐美國家50-70%)就公共衛生、預防醫學面我們已近開發國家水準,子宮頸癌也得到控制,退居婦女癌症的第三名,不再是第一名。
為什麼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做子宮頸抹片的原因)
- 子宮頸癌是婦女的癌症中最容易被檢查出來的。
- 檢體的採集很方便、有效。
- 子宮頸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最高的癌症。
- 細胞癌化過程很長,一般從細胞開始有病變到發展成侵襲癌的時間長達10-20年,換句話說只要在10-20年間檢查出病變的細胞,其治癒率是100%。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