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穿刺切片檢查

肝膽胰內科 陳信成 副教授(94年3月)

肝穿刺切片檢查也稱「肝生檢」就是從肝臟取得一小塊組織進行顯微鏡檢查,以便對肝臟疾病做進一步的評估及了解。最常在急慢性肝炎施行,亦在肝腫瘤及先天性疾病施行。在肝腫瘤進行肝穿刺切片或肝生檢較易了解,至於既然已經知道肝炎甚至可能已知是B型或C型,為何還要進行肝穿刺切片檢查呢?

這是因為不論是慢性B型肝炎或是C型肝炎患者,其肝臟之病理變化和臨床之症狀或GOT、GPT之上升並不一定相關。有些病人其GOT、GPT完全正常但切片結果卻發現已經有肝硬化及纖維化的現象,但有些雖然肝功能不正常,但切片結果卻只有輕微發炎。此外切片結果亦是判斷病人的預後及是否須要積極治療之根據。例如在B型肝炎,如果切片結果已經有肝硬化,則治療上比較不建議使用干擾素,因為病人較有肝衰竭之可能性。所以在進行治療之前,很多醫師會建議先施行肝穿刺生檢,以便完整的評估做為治療計畫的參考。

一般肝穿刺切片檢查為經皮直接穿刺肝臟,在超音波定位,找出避過膽囊及大血管等之適當的位置及路徑。在皮下局部麻醉後切開皮膚,在幾秒鐘之內就可以取得一小段肝組織。通常這塊組織大約2~3公分長,寬約1-2mm,大約只佔肝臟重量的五萬分之一。切片完最需小心為局部出血,一般不會有明顯出血,但為求最大之安全,會要求病人立刻右側躺6-8小時,利用壓迫的原理來防止出血。而在這段期間內,醫護人員也都會小心觀察病人之生命跡象以排除任何併發症之產生。

因此部分病人不適合做肝穿刺切片檢查,如出血傾向:延長大於3秒,血小板數目小於5萬、凝血機能(BT) 異常、無法找到適當之穿刺位置、無適當血型之血液可供輸血、疑有細菌性膽管炎、肝內膽道擴張、大量腹水等。又如病人無法合作時當然不適合施行肝穿刺切片檢查。有些是可再矯正缺失後再施行,如出血傾向在給予新鮮冷凍血漿或血小板就可以修正時,那也是可以考慮施行。此外亦可考慮以經頸靜脈穿刺生檢(Transjugulr biopsy),利用腹腔鏡(Laparoscopic biopsy)進行等以避開上述問題,因此必須針對個案仔細評估。

在施行肝生檢後,病人往往會覺得輕微的疼痛,而且會慢慢消失;如果有激烈的疼痛,但就要小心評估是否有其他併發症產生。根據大規模的調查顯示其可能的死亡率只有萬分之一,可說是相當罕見。而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大約百分之六十在前2個小時,百分之九十六在做完24小時就發生。因此若有併發症產生,大部份在觀察期間就可以被發現。常見的併發症有出血,肝內血腫(Intrahepatic hematoma)膽汁性腹膜炎、膽靜脈瘤管…等。但大部分適當的處理就可以康復。因此雖然肝切片檢查有少許之危險性存在,但因其在診斷及治療上之價值,所以有需要時仍建議患者接受此項檢,以便對疾病有完整的評估及安排適當的醫療計劃。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的頭像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中區聯醫病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